[发明专利]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1415.9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2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金仁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仁召 |
主分类号: | F25B41/06 | 分类号: | 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558浙江省奉化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空调 节流 | ||
1、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包括有管状阀体(1),阀体(1)内至少设有二个与该阀体(1)相对固定设置的静阀芯,及一动阀芯(4),该动阀芯(4)设置在两个相邻的静阀芯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阀芯(4)以可相对阀体(1)轴向滑移而不能绕其自身轴线旋转方式设置在阀体中;所述的动阀芯(4)具有两个轴向贯穿的毛细孔(41、42),所述的与该动阀芯相邻的两个静阀芯中,其中一个静阀芯仅具有轴向贯穿的溢流孔通道,且该溢流孔通道为一个,同时,该溢流孔通道与动阀芯上的一个毛细孔对齐;另一个静阀芯上具有轴向贯穿的毛细孔通道,该毛细孔通道与动阀芯上的另一个毛细孔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阀芯(4)的两端面和与其相邻两个静阀芯的内端面之间为平面接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阀芯有二个,分别为第一静阀芯(2)、第二静阀芯(3);其中,第一静阀芯(2)仅具有轴向贯穿的第一溢流孔通道(21),且该第一溢流孔通道(21)为一个,同时,第一溢流孔通道(21)与动阀芯(4)上的一个毛细孔(4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第二静阀芯(3)仅具有轴向贯穿的第二毛细孔通道(31),第二毛细孔通道(31)为一个,且该第二毛细孔通道(31)与动阀芯(4)上的另一个毛细孔(42)对齐在同一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阀芯(4)上与第一溢流孔通道(21)对齐的毛细孔(41)端部开有口径大于该毛细孔(41)直径的凹腔(411),在动阀芯(4)与第一静阀芯(2)接触配合时,该凹腔(411)与第一溢流孔通道(21)相通;所述的动阀芯(4)上与第二毛细孔通道(31)对齐的毛细孔(42)端部开有口径大于该毛细孔通道(31)直径的凹腔(421),在动阀芯(4)与第二静阀芯(3)接触配合时,该凹腔(421)与第二毛细孔通道(31)相通;所述的第二毛细孔通道(31)与动阀芯(4)相邻的端部也开有一口径大于该第二毛细孔通道(31)直径的凹腔(3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阀芯有三个,分别为第一静阀芯(2)、第二静阀芯(3)、第三静阀芯(5),第一静阀芯(2)位于动阀芯(4)一侧,第二、三静阀芯(3、5)同时位于动阀芯(4)的另一侧,且第二、三静阀芯(3、5)间隔设置;其中,第一静阀芯(2)仅具有轴向贯穿的第一溢流孔通道(21),且该第一溢流孔通道(21)为一个,同时,第一溢流孔通道(21)与动阀芯上的一个毛细孔(4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第二静阀芯(3)与动阀芯(4)相邻,第二静阀芯(3)具有分别与动阀芯上两个毛细孔(41、42)对齐在同一轴线上的第二毛细孔通道(31)和第二溢流孔通道(32);第三静阀芯(5)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二毛细孔通道(3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的第三毛细孔通道(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阀芯(4)上与第一溢流孔通道(21)对齐的毛细孔(41)端部开有口径大于该毛细孔直径的凹腔(411),在动阀芯(4)与第一静阀芯(2)接触配合时,该凹腔(411)与与第一溢流孔通道(21)相通;所述的动阀芯(4)上与第二毛细孔通道(31)对齐的毛细孔(42)端部开有口径大于该毛细孔直径的凹腔(421),在动阀芯(4)与第二静阀芯(3)接触配合时,该凹腔(421)与第二毛细孔通道(31)相通;所述的第二毛细孔通道(31)与动阀芯(4)相邻的端部也开有一口径大于该毛细孔通道直径的凹腔(311);第三毛细孔通道(51)的端部开有口径大于该毛细孔直径的凹腔(511)。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静阀芯直接与阀体(1)内壁固定,所述各静阀芯外周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所述阀体(1)的内壁通过挤压卡入所述的环形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阀芯(4)与阀体(1)之间通过键槽结构相连,以使动阀芯(4)只能相对阀体(1)移动而不能绕其自身轴线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仁召,未经金仁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14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