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电控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1737.3 | 申请日: | 200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1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书;鲍庆坤;张正兵;李亮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B60T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烽 |
地址: | 31120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电子 制动 系统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电控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车辆都使用人力机械式的驻车制动系统,俗称“手刹”,操作部分采用手柄控制,一般使用拉索结构型式来完成制动功能。
手刹是纯机械,长期使用会降低效用。手刹的专业称呼是辅助制动器,与制动器的原理不同,其是采用钢丝拉线连接到后制动蹄上,以对车子进行制动。长期使用手刹会使钢丝产生塑性变形,由于这种变形是不可恢复的,所以长期使用会降低效用,手刹的行程也会增加。与手刹配套使用的还有回复弹簧。拉起手刹制动时,弹簧被拉长;手刹松开,弹簧恢复原长。长期使用手刹时,弹簧也会产生相应变形。任何零件在长期、频繁使用时,都存在效用降低的现象。特别是长时间斜坡停车,如果钢丝发生松弛、断裂,车子容易发生溜坡,危险性很大。
同时,目前的“手刹”制动系统在坡道起车时立即解除制动,对于驾驶技术不是很高的非职业驾驶员来说,坡道起车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很多驾驶技术一般的驾驶员都不太喜欢坡道停车,这样给驾驶员带来了很多不便,严重时甚至造成意外事故。
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现代汽车的制动技术开始朝着电子机械式制动方向发展,并将逐步代替常规的控制系统,全面实现车辆控制的智能化。
在此背景下,开发一种能弥补传统驻车制动缺点,实现电子智能化控制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就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电控单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电控单元,它包括微控制器、电源转换模块、复位电路模块、时钟电路模块、输入通道模块、制动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复位电路模块、时钟电路模块、输入通道模块、制动电机驱动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转换模块中电源转换元件U1输入端接汽车12V电源,输出端VCC给微控制器及其他芯片提供所需的信号电源。输入端12V电源与地间并联接有电容C1、电解电容C2、稳压二极管D1;输出端VCC与地间并联接有电解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电机驱动模块中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电机驱动芯片U3和U4,分别单独控制左、右后轮制动电机。所述制动电机驱动模块中的电机驱动芯片U3带有电流反馈功能,反馈电流流过两个并联的电阻R14和电阻R15产生的电压信号经过电容C13滤波后连接放大器P1的输入端,放大器P1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模拟信号输入引脚2;所述制动电机驱动模块中的电机驱动芯片U4带有电流反馈功能,反馈电流流过两个并联的电阻R23和电阻R24产生的电压信号经过电容C14滤波后连接放大器P2的输入端,放大器P2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模拟信号输入引脚3。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了驾驶与操纵的舒适性与方便性。由于车厢内取消了手驻车制动杆,停车制动由一个触手可及的电子按钮进行,驾驶员不必费力拉手驻车制动杆,简单省力。
2.为车厢内留出更多的空间,可用来安装装饰部件及便利的设施等,原来中间传动轴手制动装置的区域空间可自由配置其他设备。
3.设计简介,体积小而紧凑,仅采用一个控制器单元,可适用于所有车型和制动类型,制动力大小随时可调。
4.若行车制动系统失效后,仍可发挥其紧急制动的功能,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电控单元的硬件电路总体方案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电控单元的电源转换模块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电控单元的部分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参照附图1,整个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17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接水解法生产间甲酚的方法
- 下一篇:钢网画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