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煤矿用乳化液钻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2175.4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7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尤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新荣 |
主分类号: | E21B3/00 | 分类号: | E21B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莉华 |
地址: | 315200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煤矿 乳化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化液钻机,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采煤或掘进工作面及其它具有乳化液动力而防爆要求严格,进行瓦斯抽放、压力释放、锚杆支护等钻孔作业使用的手持式煤矿用乳化液钻机。
背景技术
现煤矿上采用的仍是一般的手持式煤电钻,但它存在着安全隐患,对煤层地质条件适应性差,不适宜在湿度大、高瓦斯及有粉尘爆炸危险的采煤工作面工作,为此国内外一直在研究能够有效治理采煤工作面上瓦斯积聚的装备,各种使用安全的钻机开发迫在眉捷,采用乳化液作为动力源对煤矿生产是非常便利的,乳化液是由乳化液添加剂与水混合,本身就有灭火功能,并且乳化液是煤矿就地配置与煤矿支架共用的动力源,但乳化液也存在缺陷,如粘度低、防锈能力差、润滑特性差,作为工作介质使用其容积率低,使用寿命短,对金属材料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使液压马达磨擦副磨损加剧,泄露量增大。
专利号CN94231687.8“手持式干湿两用乳化液钻机”虽提供了一种将乳化液直接进入马达所有摩擦副的腔体,但其制造成本高、可靠性差、寿命短,并采用三偏心转动轴、六柱塞、阀配流结构的径向柱塞马达,使马达运转有很大的脉动极不平稳,手持操作时振动大、噪音大、操作者易疲劳。
专利号CN200720111576.0“煤矿用乳化液钻机”采用了以高压乳化液作为工作介质的偏心活塞结构,虽解决了现有液压马达采用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存在易燃、易爆安全隐患的缺陷,但其防锈转子活塞采用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又无法满足与泵源31.5MPa压力相匹配,又只好采用降压使用,从而导致效率低、体积大、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持式煤矿用乳化液钻机,适宜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煤层中使用,其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灵活、质功比高,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寿命长、环保节能,实用性好。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持式煤矿用乳化液钻机包括定子和前、后盖固定连接成整体,带有轴承的前轴承座固定在前盖上,和转子连接成一体的输出轴由轴承支承,安装有通断阀的通流盘固定在后盖上,所述转子上连接配流轴的一端,配流轴另端固定在后盖上,所述配流轴的周边上有进、出配流孔、进液孔和静密封,中间为乳化液回油B腔,所述转子上有柱塞孔,柱塞孔内安装有可移动的柱塞和滚柱及动密封,并滚柱与定子内壁接触配合,所述的进、出配流孔与所述的柱塞孔配合相通,所述动密封为动密封圈甲、乙用于隔离乳化液工作C腔和润滑液D腔,所述静密封为静密封圈甲、乙用于乳化液进液A腔的隔离及乳化液进液A腔和润滑液D腔间的隔离,所述转子上还安装有行星齿轮,分别与前盖上的内齿圈和输出轴上的中心齿轮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采用了动力源乳化液和润滑油的隔离设计,即乳化液作功只是推动柱塞作径向直线运动,而作为能量转换的零件转子与柱塞、滚柱、定子等关键摩擦副处于良好的润滑油润滑状态,使乳化液的粘度特性差、防锈能力差、润滑特性差等不利因素得以避免,而它的防爆、环保、节能、乳化液泵源能就地获取的优势得以充分利用,2、针对乳化液粘度低的特性,突破传统柱塞马达端面轴向配流设计改为由环形静压支承的配流轴设计,使能量传输的核心零件转子在径向受力平衡,消除了轴向附加的液压力,使其输出力大、输出扭矩大,配流轴在圆周方向上与转子形成压力油膜,对转子转动起到辅助支撑和导向作用,提高了产品的机械效率、容积效率,降低了零件的磨损,又使产品具有较高的启动效率、使用寿命,另外配流轴直接插入转子中心,大大缩小了手持式煤矿用乳化液钻机的轴向尺寸,从而减小了产品的体积和重量,提高了产品的质功比。3、采用转子和行星架合二为一的闭式行星齿轮增速结构,减少了产品的重量和体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可靠性。4、转子采用调心轴承支承,使转子具有半浮动功能,在转动中能自动找正消除加工误差造成的影响,转子和行星架为一体也使增速机构具有半浮动功能,从而提高了钻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F—F视图(本发明的配流示意图)。
图3、图1的E—E视图(本发明行星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4、配流轴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G—G视图。
图6、本发明的隔离密封示意图(图1中局部放大图)。
图7、转子上柱塞孔分布第二方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新荣,未经尤新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2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接装置
- 下一篇:在斜拉索架设后抽真空充氮气提高拉索使用寿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