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碳管团簇粉体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2264.9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2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明;黄海云;郑梁;胡晓萍;宋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 军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碳管团簇粉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纳米碳管团簇粉体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材料是由微米级具有取向特征的纳米碳管团簇组成的集合体。这种纳米碳管粉体在作为电极材料及催化剂载体材料上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背景技术
纳米碳管是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一种新材料,是一维结构材料与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纳米碳管在电极材料及催化剂载体材料上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目前,已报道高效制备纳米碳管的方法,但该法制备的纳米碳管成束生长,纳米碳管之间紧密结合,其它物质,甚至连水都很难进入到纳米碳管束之间。因此,这些纳米碳管束在应用前经常需要分散。而制备分散的纳米碳管时,制备效率非常低。另外,制备定向纳米碳管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其制备经常采用大基片,过程繁杂,制备效率不高。其主要通过溅射法制备催化剂薄膜的制备后,通过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得到,其制备成本高。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在微观上制备一种取向纳米碳管,其之间的结合不象纳米碳管束之间的结合那么好,从而不需要再用后继步骤进行分散是本发明的主要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关于一种微米量级上具有取向特征的纳米碳管团簇及该团簇的制备技术。
本发明的纳米碳管团簇粉体由无序分散的纳米碳管团簇构成,每个纳米碳管团簇包括片状的基底,基底的两面分别生长有由纳米碳管构成的纳米碳管丛,每一面的纳米碳管丛中的纳米碳管生长方向相同,且与基底平面基本垂直,纳米碳管丛中相邻的纳米碳管间具有间隙;纳米碳管直径为10~100nm;基底的材料为片状SiO2粉、Al2O3粉、MgO粉、Si粉、TiO2粉中的一种,基底最大径线为1~50μm。
该纳米碳管团簇粉体的制备方法:
1、将基底材料与催化剂硝酸溶液混合至所有催化剂硝酸溶液粘附在基底材料表面而没有多余流动的催化剂硝酸溶液;在500℃~800℃下保温10~60分钟得到基底块;所述的基底的材料为片状SiO2粉、Al2O3粉、MgO粉、Si粉、TiO2粉中的一种;所述的催化剂硝酸溶液为Fe(NO3)3溶液、Ni(NO3)2溶液、Co(NO3)2溶液中的一种,浓度为0.5~3mol/L;
2、将基底块研磨,得到分散的含催化剂薄膜的基底片状粉末;
3、将石英管加热至700℃~900℃,并用N2排空,然后将基底片状粉末置于石英管内,继续将石英管加热至700℃~900℃,通入N2、NH3和C2H2,保持10~120分钟,其中N2气流为50~200ml/min、NH3气流为100~500ml/min、C2H2气流为20~60ml/min;
4、在N2的保护下冷却到常温后取出,得到具有宏观无序性、微观定向性的纳米碳管团簇粉体。
本发明在微米级的基底上生长的纳米碳管,粉体之间的纳米碳管虽然无序,但生长期每个基底上的纳米碳管具有良好的取向性。同时,该种纳米碳管直径均匀,直径大,管壁薄,内径大,适用于作为催化剂和其它物质的载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纳米碳管团簇低倍SEM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纳米碳管团簇高倍SEM图;
图3为本发明的纳米碳管团簇中纳米碳管的T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纳米碳管团簇粉体如图1、2和3所示。图1是制备的纳米碳管团簇低倍SEM图,显示了纳米碳管团簇粉体由无序分散的纳米碳管团簇1构成,团簇之间宏观无序性。图2是制备的纳米碳管高倍SEM图,显示了每个纳米碳管团簇包括片状的基底2,基底2的两面分别生长有由纳米碳管3构成的纳米碳管丛,每一面的纳米碳管丛中的纳米碳管3生长方向相同,且与基底平面基本垂直,团簇中的纳米碳管具有微观取向性。图3是团簇中纳米碳管的TEM图,显示了纳米碳管丛中相邻的纳米碳管3之间具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22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控风筝的风力发电设备
- 下一篇:海马齿及其提取物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