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磁脱扣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2551.X | 申请日: | 200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9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唐维春;吴海霞;陈志刚;王炯华;管瑞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1H71/40 | 分类号: | H01H71/4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磁脱扣器 | ||
1.一种热磁脱扣器,它包括一基座(1)、一设在基座(1)上的牵引杆 (3)、一可动地设在基座(1)上的跳扣装置(5)和一组安装在基座(1) 上的热磁保护装置(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滑动地配设在基座(1)上 的推杆(6),推杆(6)的一端与断路器操作机构锁扣装置(8)相对应,推 杆(6)的另一端与断路器后级功能模块的脱扣器相对应,断路器后级功能 模块的脱扣器动作时打击推杆(6),推杆(6)直击断路器操作机构锁扣装 置(8)动作,使断路器分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上固 定有一支架(2),所述的推杆(6)与支架(2)联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6)上固 定有一用于使推杆(6)复位的复位弹簧(7)的一端,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与支 架(2)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 上开设有导滑槽(11),所述的推杆(6)滑动配合在导滑槽(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6)的一 端构成有第一弯折部(61),另一端构成有第二弯折部(62),第一、第二弯折部 (61、62)构成为梯度关系;所述的支架(2)包括挡板(21)和用于与所述的基座(1) 固定的第一、第二固定脚(22、23),第一、第二固定脚(22、23)彼此相间隔地 延设在挡板(21)的一侧底部,并且在第一固定脚(22)上形成有一导突座(221), 在导突座(221)上突设有导突(2211),而所述的推杆(6)的第二弯折部(62)上开 设有导孔(621),所述的导突(2211)探入于导孔(621)中;所述的挡板(21)上开 设有一对用于指示断路器故障类型的第一、第二指示孔(213、214),所述的 故障类型为断路器的热过载故障和断路器的短路故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21)所朝 向推杆(6)的一端构成有一缺口挡突(211)和一对应于缺口挡突(211)的底部的 导槽(212);所述的第一弯折部(61)的端部延设有挡突(611),该挡突(611)与所 述的缺口挡突(211)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度关系是 指第一弯折部(61)的位置比第二弯折部(62)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杆(3)包 括固定轴(31)、热调节致动杆(32)和磁脱扣致动杆(33),固定轴(31)的两端固 定在基座(1)的长度方向的对应壁体上,热调节致动杆(32)和磁脱扣致动杆(33) 呈上下分布且可转动地设置在同一固定轴(31)上,其中:所述的热调节致动杆 (32)与可动地设在所述基座(1)上的跳扣装置(5)的热过载故障跳扣(51)相配 合,而所述的磁脱扣致动杆(33)与可动地设在所述基座(1)上的短路故障跳扣 (52)相配合,所述的热过载故障跳扣(51)和短路故障跳扣(52)的结构是相同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上延 设有用于供所述的热过载故障跳扣(51)和短路故障跳扣(52)枢置的并且配成 对的凸台(16),而所述的热过载故障跳扣(51)上设有一第一转轴(511),所述 的短路故障跳扣(52)上同样设有一第二转轴(521),第一、第二转轴(511、521) 可动地枢置在所述的凸台(1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上开 设有一对槽(12),所述的热过载故障跳扣(51)的中部通过第一弹簧(512)而跨 接在所述的一对槽(12)中的其中一个槽(12)上,而所述的短路故障跳扣(52)的 中部通过第二弹簧(522)跨接在一对槽(12)中的另一个槽(1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25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