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不饱和烯酸异丙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2647.6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2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崔咪芬;乔旭;王萍;汤吉海;陈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69/54 | 分类号: | C07C69/54;C07C69/56;C07C6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不饱和 烯酸异丙酯 方法 | ||
1.一种合成不饱和烯酸异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C3~C4的不饱和烯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丙烯直接加成酯化,合成不饱和烯酸异丙酯;其中所述的C3~C4的不饱和烯酸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2-丁烯酸,所述的催化剂为磺酸基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HZSM-5、HY或Hβ分子筛;加成酯化反应时还加入阻聚剂,所述的阻聚剂选自对苯二酚甲基醚、二丁基硫代氨基甲酸铜或吩噻嗪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用量为不饱和烯酸质量的0.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成酯化反应温度为60~160℃,反应压力为0.2~3MP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成酯化反应温度为90~110℃,反应压力为0.5~1.5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饱和烯酸异丙酯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或2-丁烯酸异丙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26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盐肤木果实中提取的盐肤木油脂作为食品的应用
- 下一篇:镂铣板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