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液除湿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2980.7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3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伟;张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 除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器,尤其是一种利用溶液来除湿的溶液除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紧张局面的凸现,制冷空调设备的广泛应用导致的空调系统能耗问题引起了当前社会界的普遍关注,节能成为制冷领域内在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我国也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建国战略。
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节能环保空调系统,但是其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于其较弱的除湿能力;溶液除湿器是关系溶液除湿能力大小的重要一环,而目前缺乏相关的设计与专门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溶液除湿器,从而解决溶液除湿空调的除湿能力较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溶液除湿器,包括一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基片的壳体,在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除湿溶液进口以及溶液出口以及除湿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所述的基片之间形成待除湿空气进出的风道,在风道的表面,形成有一由除湿溶液形成的液体薄膜,在所述的基片上间隔的设置有突起于基片表面的凸起,在该凸起之间形成多孔结构,所述的除湿液体流过所述的多孔结构表面,并形成多孔液体薄膜。
在所述的凸起表面还设置有固体除湿剂。
所述的基片的形状为曲面,且相邻两基片的曲面的弯曲方向相反。
所述的凸起的形状为球形。
所述的基片为空心结构。
溶液除湿剂从溶液除湿器上面的除湿器溶液进口流下,同时需要被除湿的空气从待除湿空气进口进入并通过风道,除湿溶液在风道的表面形成有液体薄膜,液体薄膜表面自身的张力以及对水分子的吸引力,使得除湿空气在风道内从下而上的过程中,水分子逐渐的被吸附,并与除湿空气脱离,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在除湿器的基片表面设置突起的凸起,使得风道内形成密集的罅隙状多孔结构;溶液除湿剂流经具有以上形状的除湿器表面时,形成相对于流经表面的多孔液体薄膜,使得水分子易进难出,增加了溶液与水分子接触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溶液除湿能力。
2、溶液吸收除湿的过程本质上可以看作是溶液表面吸附水分子以及被吸附的水分子向溶液内部扩散的两个过程的结合。本发明在基片的凸起上还设置有固体除湿剂,固体吸附剂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增大了除湿器的比表面积,吸附剂的吸附势能与溶液除湿剂的吸收能力产生了吸附吸收能力的叠加效应,从而吸引到更多水分子,提高了水分子与溶液除湿剂接触并被吸收的概率,进而提高了整个除湿器的吸收能力,改善了除湿效果。将固体除湿剂的结构特点引入到溶液除湿剂的除湿过程中,利用固体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势能,吸引更多的水分子与除湿溶液接触,从而再进一步提高溶液除湿能力
3、本发明的基片形状为曲面,且相邻两基片的曲面的弯曲方向相反,从而使得基片间形成的风道的横截面的大小不一,在除湿空气流经这样的风道时,风速也随着风道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改变除湿溶液中水分子的运动规律,加上水分子的自重以及液体薄膜的对水分子的吸附力,除湿器的除湿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4、本发明的基片也可以做成空心结构,在基片内部通冷却液体,从而在除湿的同时,起到冷却作用,冷却具有强化除湿的作用,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除湿能力;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功能全,更重要的是冷却作用同样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多孔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除湿溶液流经基片表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29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