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铁两用车铁路转向架在审
申请号: | 200810123362.4 | 申请日: | 200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3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国;职山杰;陈永昌;崔军祥;梁勇;周细威;高爱华;霍恒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38 | 分类号: | B61F5/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51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铁路 转向架 | ||
1、一种公铁两用车铁路转向架,包含:具备横向延伸的轮轴(11)及同轴安装在该轮轴(11)两端的一对车轮(12)的轮对(1)、构架(2)、固定安装在所述公铁两用车的车架与所述构架(2)之间的减震装置、下端与所述构架(2)绕横向延伸的水平轴线相转动连接且上端通过连接座(6)与所述车架绕横向延伸的水平轴线相转动连接的一对摇臂(4),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减震装置为空气弹簧(3),
所述的构架(2)包含: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车轮(12)的外侧并能绕所述车轮(12)的轴心线转动的一对纵梁(21);固定跨接在所述一对纵梁(21)的同侧端部之间的横梁(22),
所述摇臂(4)的下端为能绕所述横梁(22)摆动地与所述横梁(2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车铁路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路转向架还包含拉杆组件(5),该拉杆组件(5)包含:
跨接在所述一对摇臂(4)之间的横杆,该横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摇臂(4)相沿所述摇臂(4)的长度方向滑动的连接;
一对第一拉杆(52),该第一拉杆(52)的一端部与所述横杆的中部相绕垂直所述一对摇臂(4)所在平面的轴线转动地连接,该第一拉杆(52)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件(54)与所述横梁(22)相连接,所述第一拉杆(5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54)相绕垂直所述一对摇臂(4)所在平面的轴线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54)与所述横梁(22)相沿所述横梁(22)的长度方向滑动且相绕所述横梁(22)摆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铁两用车铁路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包含:
具备四个铰接端部的铰接件(51);
一对内端部均通过两个所述铰接端部与所述铰接件(51)相绕垂直所述一对摇臂(4)所在平面的轴线转动地连接的第二拉杆(53),该第二拉杆(53)的外端部与所述摇臂(4)相沿所述摇臂(4)的长度方向滑动的连接,
所述的一对第一拉杆(52)分别通过所述四个铰接端部中的另两个铰接端部与所述横杆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车铁路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臂(4)能相对所述的横梁(22)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8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车铁路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纵梁(21)与所述车轮(12)之间通过轴承相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车铁路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6)通过螺纹连接件与所述车体的车架底面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车铁路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弹簧(3)的下端部通过法兰与所述纵梁(21)的顶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空气弹簧(3)的上端部通过法兰与所述车架的底面相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车铁路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2)的直径为500~60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大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33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