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作玻璃容器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3442.X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陆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伟恒模具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9/24 | 分类号: | C03B9/2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玻璃 容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作玻璃容器的模具。
背景技术
玻璃容器的用途十分广泛,而加工各种玻璃容器需要使用相应的模具,以日常所见的带有颈的诸如啤酒瓶、饮料瓶或其它类似的瓶子为例,在由模具加工这类瓶子的过程中,由于颈部玻璃温度低,因此极易造成料液的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瓶子颈部的壁厚不一,使瓶子的整体质量无法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有利于料液分布均匀而藉以保障瓶子颈部的壁厚一致的制作玻璃容器的模具。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制作玻璃容器的模具,它包括一对彼此对置的瓶半模,各瓶半模的内壁形成有由瓶体腔和瓶颈腔所共同构成的瓶模腔,特点是:在所述的瓶半模的上部并且在围绕所述瓶颈腔的周围开设有第一、第二保温孔,第一、第二保温孔彼此一隔一分布,其中:第一保温孔的深度是与第二保温孔的深度不同的。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保温孔的深度是与所述的瓶颈腔的高度一致的。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保温孔的直径为4~6mm,深度为56~65mm,而第二保温孔的直径与第一保温孔的直径相同,而第二保温孔的深度为45~55mm。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保温孔与相邻的第二保温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8mm。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保温孔上配设有第一孔盖,并且在第一保温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而所述的第一孔盖上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内、外螺纹相互配合。
本发明所述的第二保温孔上配设有第二孔盖,并且在第二保温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而所述的第二孔盖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二内、外螺纹相互配合。
本发明所述的一对瓶半模中的其中一个瓶半模上延设有榫突,而另一个瓶半模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的榫突榫入的榫突腔,所述的榫突有两组,每组有一对,其中的一组对应于瓶模腔的一侧,而另一组对应于瓶模腔的另一侧。
本发明所述的榫突的形状为矩形的长条状,而所述的榫突腔为矩形长条状凹腔。
本发明所述的榫突的形状为圆柱体,而所述的榫突腔为圆形孔。
本发明由于在一对瓶半模的上部并且对应于瓶颈腔的周围开设了第一、第二保温孔,从而能使瓶颈腔周围的温度得以提高,有助于在成模过程中两次吹气时的料的分布均匀,保障瓶子颈部的壁厚一致。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敬请见附图,给出了用于制作啤酒瓶的一对彼此对置的形状构造相同的瓶半模1,在各瓶半模1的内壁居中部位加工有用于成型出啤酒瓶的瓶模腔11,该瓶模腔11包括下部的瓶体腔111和上部的瓶颈腔112,其中瓶颈腔112的高度为60mm。在一对瓶半模1的上部并且围绕于瓶颈腔112的四周间隔开设第一、第二保温孔12、13,第一、第二保温孔12、13彼此呈一隔一分布,第一保温孔12与相邻的第二保温孔1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mm,该间距是指第一保温孔12的中心至第二保温孔13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第一保温孔12的深度为60mm,直径为6mm,第二保温孔13的直径也为6mm,而深度为50mm。在各个第一保温孔12上均配置有第一孔盖122,并且在各个第一保温孔12的孔口部位均加工有第一内螺纹121,而在第一孔盖122上加工有第一外螺纹1221,通过第一内、外螺纹121、1221的配合而使第一孔盖122可靠地保持在第一保温孔12上;在各个第二保温孔13上均配置有第二孔盖132,并且在各个第二保温孔13的孔口部位均加工有第二内螺纹131,而在第二孔盖132上加工有第二外螺纹1321,通过第二内、外螺纹131、1321的配合而将第二孔盖132可靠地保持在第二保温孔13上。
请继续见附图,依据公知的常识,一对瓶半模1是配合使用的,更具体地讲是合并(合模)使用的,因此为了有利于改善一对瓶半模1的合并效果,在一对瓶半模1中的其中一个瓶半模1上即目前图示位置状态的左边的一个瓶半模上延设有两组每组为一对榫突14,两组共四个榫突14分别对应地布置在瓶模腔11两侧的上下部位,与此相适应地,在另一个瓶半模1上即目前图示位置状态的右边的一个瓶半模上开设有两组每组为一对榫突腔,榫突腔的位置应当与榫突14的位置相对应,形状应当与榫突14的形状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推荐的榫突14的形状为矩形的长条状,作为回报,那么榫突腔的形状为矩形长条状凹腔或称凹槽。当将一对瓶半模1彼此面对面合拢时,榫突14便榫入到图中虽未示出但依据常识完全可以推知的榫突腔中,确保一对瓶半模1的合模效果。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伟恒模具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伟恒模具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3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容器的封头
- 下一篇:微型电脑时控或人工按需控防干扰远程自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