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共焦的激光冲击波三维标识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3828.0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鲁金忠;张永康;赵昊;叶云霞;张朝阳;袁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35 | 分类号: | G02F1/35;B41J2/475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虚共焦 激光 冲击波 三维 标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虚共焦的激光冲击波三维高防伪无损标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虚共焦激光发生器系统发出的空间分布的均匀激光通过液晶掩膜调制后,经过激光能量放大系统,汇聚在工件表面的约束层和吸收层上,产生激光冲击波,在冲击波力效应的作用下工件表面发生塑性变形,形成所需的三维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共焦的激光冲击波三维高防伪无损标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液晶掩膜的灰度、激光脉冲能量、脉冲宽度、脉冲形状、激光能量放大系统的放大系数以及不同规格的约束层和吸收层,来获取不同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塑性变形力以实现三维塑性变形,并在标记区形成残余压缩应力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而不烧蚀零件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共焦的激光冲击波三维高防伪无损标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图案的复杂程度,选择激光工艺参数:脉冲能量5~50焦尔、脉冲宽度20~40纳秒以及激光冲击轨迹和冲击次数1~20次。
4、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共焦的激光冲击波三维高防伪无损标识的方法的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系统(I)、液晶掩膜装置(II)、工件夹具系统(IV),液晶掩膜装置包括扩束镜(7)、液晶掩膜(8)、聚焦镜(9)以及控制液晶掩膜(8)的计算机(16);工件夹具系统(IV)包括覆盖约束层和吸收层的工件(14)、工作台(15),工作台含有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激光发生器系统(I)为虚共焦激光发生器系统,按照激光束的方向依次为全反凹透镜(1)、KD*P普克尔盒(2)、偏振镜(3)、钕玻璃棒PA0(4)、输出境(5)和隔离器(6);激光能量放大系统(III)由一个或数个扩束镜(10)和钕玻璃棒(11)组成,位于液晶掩膜装置(II)之后;液晶掩膜(8)为并行显示模式。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共焦的激光冲击波三维高防伪无损标识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境(5)为凸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共焦的激光冲击波三维高防伪无损标识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液晶掩膜(8)的每个像素是由红、绿和蓝三基色合成的颜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38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