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3899.0 | 申请日: | 200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贾仲伟;尹书倩;虞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4/02 | 分类号: | D01F4/02;A01K67/04;A23K1/18;A23K1/16;A23K1/175;A23K1/1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1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黄色 蚕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蚕分泌有色丝蛋白以制造有色蚕丝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属于纺织工程的制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生产彩色丝的方法通常有下述几种:
1)利用天然有色丝昆虫资源选育彩色茧品种。这种方法选育周期长,所得彩色茧的色素在丝物质中分布不均一,且主要集中在丝胶中,在缫丝,精炼等过程中会褪去,所以生产性能差,经济性状很难实用化。
2)利用生物工程的转基因手段生产家蚕彩色茧丝,该技术繁琐、耗时、耗物、实用性差。
3)染色方法,当染料完全粘着真丝上之后,从染液中取出真丝,水洗、干燥,从而制得有色真丝。这种方法的色丝均匀性和色牢度都不够理想。
4)从第四次休眠期至第五龄期的发育蚕幼虫的气门涂染液,涂敷若干遍,以致该染料被该蚕体内的丝腺所吸收。该幼蚕随后即可从其吐丝口分泌出蚕丝,由此得到有色蚕茧;或将蚕幼虫浸于一染液中,使该染料通过其气门被吸收进该蚕幼虫的丝腺内,然后,使该幼蚕通过吐丝口分泌出有色蚕丝。这种方法不仅繁琐,而且可操作性差,无法走出实验室得到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成本经济并且易于掌握实施的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从而使其得以切实推广应用,为纺织工业提供品质优异的黄色蚕丝。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用酸性黄(例如CAS:No.518-47-8)为添食色素;
第二步、配制重量百分比浓度在0.1%-10%的酸性黄水溶液;
第三步、在酸性黄水溶液添加抗生素,配成添食色素溶液;抗生素添加量以其重量浓度400-600ppm为宜;
第四步、在喂养饲料中均匀加入添食色素溶液,从家蚕五龄第二天至第三天开始喂养,直至上蔟前一天止;
第五步、待家蚕上蔟结茧之后,经烘茧、煮茧、缫丝,生产出所需黄色蚕丝。
如果在添食色素溶液添加重量百分比为0.05-0.15%氨基酸作为助剂,可以促进幼蚕对色素的吸收。如果继续在添食色素溶液中添加重量百分比为0.1%-1%铝盐作为助剂,将有助于提高未来色丝的色牢度。
按照上述方法,当用添加了色素溶液的桑叶或饲料饲养家蚕时,该色素溶液可渗透过幼蚕的肠壁和绢丝腺细胞组织,在其蜕变为蚕蛹的过程中,幼蚕分泌出含有色素的丝蛋白,从而使不具备色素遗传控制基因的实用品种能够吐出彩色丝。纺出该有色茧,即可得到黄色并具有有光泽的蚕丝。在喂养过程中,由于色素溶液中添加了抗生素,因此避免了幼蚕因蚕食添食色素而患病死亡,其生命力和传统饲养无显著差异。甚至添食色素之后,部分蚕茧的相关经济性状较未添加色素的同一品种有增加的趋势。例如,试验区的幼虫生命率、结茧率、茧层率等较对照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并且,由于本发明中色素在丝蛋白分泌和硬化之前就被混合于其中的,该蛋白物质是在幼蚕体内蓄积起来的,因此丝蛋白直接被该色素溶液染色,这样可使所分泌的蚕丝染色均匀,具有十分理想的色牢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实施例1:
选择结构类型为呫吨之醌型的酸性黄73(CAS:No.518-47-8)。其分子量为376.27,为水溶性染料。配制(重量)浓度范围在0.1%-10%之间的酸性黄水溶液。在酸性黄水溶液加入的助剂有:重量浓度为500ppm的抗生素(氟哌酸或氟诺沙星);重量浓度为0.1%-1%的铝盐;以及重量浓度为0.1%的氨基酸,配制成添食色素溶液。将该添食色素溶液喷洒在桑叶上,原则是均匀而不流滴,于五龄第三天喂食家蚕。
在添食的过程中注意每隔24小时解剖幼蚕,观察丝腺着色情况。添食三天后解剖幼蚕,发现丝腺从吐丝管至后部丝腺全部着色。
将添加了添食色素溶液的桑叶饲养家蚕至上蔟前一天。按常规方法注意控制上蔟的温湿度。温度控制在24℃左右,湿度为65%左右。上蔟后第七天采得黄色彩色茧。
按表1、表2的常规烘茧、煮茧工艺处理彩色茧,进行一粒缫。缫丝速度120r/min,一直缫丝到蛹衬为止。彩色丝放在电热鼓风干燥箱内100℃恒温干燥3小时,取出后放在25±2℃、相对湿度65±5%中平衡48小时,即可得到色泽鲜艳、光韵感强的黄色丝。
表1烘茧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未经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3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