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托腿式坐便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3927.9 | 申请日: | 200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2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帅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13/12 | 分类号: | A47K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8江苏省南京市和燕路251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托腿式坐便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厕解手的坐便支架装置,尤其是能够让公众干净卫生地使用共用坐便器的新型托腿式坐便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如厕解手是日常生活中都无法回避的事情,现有的坐便器种类繁多,从简单到复杂,从简朴到奢华,应有尽有,但要真正做到让如厕者使用坐便器时保持充分的干净卫生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一困难的根源在于目前的坐便器在设计上均是基于臀部接触支撑式,即如厕解手时,如厕者是通过臀部肌肤与坐便器坐便圈的接触保持坐姿状态的。由于每个如厕者均是通过臀部肌肤与坐便圈的接触保持坐姿,因而即使保持得比较干净的坐便器也难免会导致细菌在不同如厕者臀部肌肤之间传播。常有新闻报道,具有强烈洁癖者往往会采用极端的蹲位方式脚踩坐便器凸缘(11)解决问题。事实上,对于卫生状态保持得不好的共用坐便器,有相当数量的如厕者采用蹲位方式使用坐便器,可以说,目前的如厕方式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如厕者使用共用坐便器时所面临的一大困难。
为解决目前如厕方式下的这一困难,有发明者提出了采用一次性坐便器卫生座套或座垫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做到保证如厕者如厕时的干净卫生,但是却增加了额外的使用成本及废物处理成本,同时也会导致一定的环境污染,另外,该方法也只能是对有人值守的公用卫生场所有效,对于无人值守的公用卫生间,该方法仍难以奏效,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时时刻刻随身带着坐便器套是一个繁琐且不方便的事情。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采用臀部接触支撑式的坐便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上述困难,提供一种以大腿作为接触部位并提供支撑以保持坐便姿势的如厕方法及托腿式坐便支架装置,该托腿式坐便支架装置具有如厕者肌肤与坐便器不接触和干净卫生的特点。
技术方案: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独立的坐便支架置于坐便器的侧边,从支架体上延伸出来的托架通过托起如厕者的大腿的方式为如厕者提供如厕时的力的支撑,从而使如厕者保持坐便姿势。
因为如厕时如厕者大腿部位外裤的隔离作用,托腿式坐便支架的大腿托架与如厕者的肌肤不接触,因而该方法具有干净卫生安全的特点。
本发明的托腿式坐便器坐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底座3、支撑杆2及托架1等组成,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使用托架托住大腿的方式为如厕者提供保持坐立姿势的力的支撑。
有益效果:托腿式坐便器坐便支架可以很好地克服目前坐便器尤其是共用坐便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易导致如厕者臀部肌肤被坐便器污染的困难,从而为如厕者提供一个全新的如厕方式和干净卫生安全的如厕装置。
本发明为原创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且结构简单,新颖美观,经济实用,目前国内外均无基于托腿方式的坐便器产品及专利成果。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其中有托架1、支撑杆2、底座3、墙体固定螺栓4、螺栓孔5、连接螺栓6和地固定螺栓7。8为墙体。
图2是常规坐便器示意图。其中有坐便器盖9、坐便器座圈10、坐便器凸缘11、坐便器底座12、坐便器排污管13、水箱14、水箱冲水按钮15和坐便器地螺栓16。
图3是本发明坐便器支架和常规坐便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为托架可以向上收起的托架—支撑杆连接示意图。其中有托架1、支撑杆2、连接件17和销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托腿式坐便器坐便支架装置示意图。在结构上本发明由托架1、支撑杆2、底座3、墙体固定螺栓4、螺栓孔5、连接螺栓6和地固定螺栓7组成,图1中的8为墙体。其中,底座(3)为U型结构,套于坐便器底座12的侧边,并通过螺栓(7)固定于地面,支撑杆(2)以焊接和螺纹连接方式垂直固定于底座(3)上,托架(1)通过可限位的转动副或螺旋副与支撑杆(2)上端连接。
本发明新型托腿式坐便器坐便支架装置,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通过托架(1)托起如厕者大腿的方式为如厕者提供保持坐便姿势的力的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39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鬼箭羽在抗IV型变态反应药物中的应用
- 下一篇:节能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