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基因的分子标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3996.X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单晓政;侯喜林;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素卿 |
地址: | 210095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结球 白菜 vc 含量 基因 分子 标记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基因的分子标记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系的分子育种,专用于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品种的筛选和鉴定。
二、背景技术
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chinensis.Makino)又名小白菜、青菜、油菜,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一种四季栽培的蔬菜,近年来在我国北方也有较大面积的引种栽培和推广。近年来,人们对蔬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Vc是品质性状中的重要指标,因此,高Vc含量成为不结球白菜的重要育种目标。
张增翠等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不结球白菜常州乌塌菜×矮脚黄、雪克青×矮脚黄两个组合的Vc、可溶性糖含量进行单世代和联合世代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合中Vc含量遗传符合一个主基因和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52.68%~74.12%。Rousseaux和Sxhauer发现了番茄中控制果实Vc含量的QTL(Rousseaux et al.,2005;Schauer et al.,2006)。
RAPD标记已广泛应用于遗传图谱构建、品种指纹图谱绘制、品种纯度检测及目标性状分子标记筛选等领域。本发明采用BSA方法和RAPD技术,筛选与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以实现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性状的标记辅助育种,加速我国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品种的选育进程。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筛选出一个或几个与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这些分子标记用于不结球白菜辅助选择育种和品种鉴定,可大大提高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品种的选择鉴定效率。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如下:
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基因的分子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RAPD标记引物AW5:CTGCTTCGAG
扩增不结球白菜DNA,如果能够扩出561bp的片段AW5561,则标志着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基因的存在;
或者用SCAR标记引物SCAW5532
F:TTCGAGGCTGAAGAG
R:TTTCGCGTCTACTAATGC
扩增不结球白菜DNA,如果能够扩出532bp的片段SCAW5532,则标志着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基因的存在。
有益效果:本发明选用的是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品种常州乌塌菜和低Vc含量品种二青为材料开展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基因分子标记的筛选。与目前技术相比,其优点是:
(1)RAPD操作简便、快速、方便,它可以直接对生物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分析,RAPD引物的设计是随机的,因而无须知道特异位点序列的信息。
(2)SCAR将退火温度提高到50~60℃,既克服了RAPD的不稳定性,又具有简单、实用、成本低的优点。
(3)辅助选择方便,节约成本。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品种的常规选育方法周期长,成本高,费时又费力。通过本发明筛选出的与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用于辅助选择,可以实现苗期选择,减少工作量,大大提高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系的选择效率,从而加快育种进程。
(4)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生产上可用于对不结球白菜高Vc含量品种的纯度鉴定。
四、附图说明
图1父母本及F1、F2代DNA的提取
泳道1~3分别为W、Q、F1,泳道4-6为F2单株。
图2高、低Vc含量基因池、亲本的多态性筛选
M为DL2000marker,→代表高、低池间的差异条带。
图3特异引物的扩增结果
M为DL2000marker,W为母本,Q为父本,H为高Vc含量基因池L为低Vc含量基因池。
图4连锁标记对高、低Vc含量基因池,父母本,F2代单株的扩增结果
M为DL2000marker,W为母本,Q为父本,H为高Vc含量基因池,L为低 Vc含量基因池。1-6为高Vc含量单株,8-13为低Vc含量单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39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