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用焊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4302.4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0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萍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江苏省镇江市丁卯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电子产品用的焊接机,特别涉及一种生产射频连接器及其电缆组件的金属焊接机。
背景技术
射频连接器在制造过程中,焊接是主要的一道工序,由于需要焊接的零部件的体积一般都较小,属于小型工件,所以目前都采用人工操作,其方法是左手拿工件固定在工作台面的夹具上,右手拿焊钳焊接,焊好后将焊钳放下再空出双手来装卸工件。这种人工操作焊接方法的缺陷是:1、在焊接过程中小型工件的温度迅速升高,容易烫伤操作人员的手;2、手持工件费时费力且不牢固;3、工件焊接处凹凸不平,焊接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两用焊接机,不仅方便地装卸工件进行高质量地焊接,而且可根据需要采用手持焊钳或者采用脚踏焊机这两种方式切换着焊接。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工作平台、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工件夹持台、连接电源的焊钳,在工作平台的前方间隔一定距离竖直固定左右两个支架座和拨杆支架,支架套固定在右支架座上,动支架穿过支架套内的压簧后右端通过拨杆活动连接在拨杆支架上;在左支架座上固定静支架,两根焊针同轴设置,且其中一根固定在静支架的右端,另一根固定在动支架的左端,在两根焊针活动端的正下方设置工件夹持台,焊机固定在工作平台后方且电连接到动支架和静支架上,脚踏开关靠近地面且与焊机的电源线连接。
本发明可将动静支架上的电连接线从焊机上卸下连接上焊钳,或者反之操作,有两用焊接的功能,从而可焊接不同规格产品,焊接时走锡均匀饱满,接触点基本无痕,焊接效率高,每个工作日可生产1200~2000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两根焊针10活动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支架座;2.静支架;3.动支架;4.支架套;5.压簧;6.拨杆;7.操作手柄;8.拨杆支架;9.螺销;10.焊针;11.工件夹持台;12.半球型凹槽;14.过线嘴槽;15.工作平台;18.焊机;19.脚踏开关;20.焊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在工作平台15的前方间隔一定距离竖直固定左右两个支架座1,在右支架座1的右旁边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拨杆支架8,支架套4固定在右支架座1上的内孔中,压簧5放置在支架套4的内孔中,动支架3穿过压簧5后,其右端连接拨杆6,拨杆6活动连接在拨杆支架8上。本发明将拨杆6的下端放置在动支架3右端槽处,再用固定在拨杆支架8上的螺销9将拨杆6的下端与拨杆支架8连接在一起,在拨杆6的上端再安装操作手柄7。在左支架座1上固定静支架2,两根焊针10中的其中一根固定在静支架2的右端,另一根固定在动支架3的左端,两根焊针10设置在同一水平轴上,在两根焊针10的活动端各设置一个半球型凹槽12,在两根焊针1活动端的正下方设置工件夹持台11,这种结构可使小型工件的下方被工件夹持台11固定,小型工件上方焊接处被两个半球型凹槽12牢固接触夹持。焊机18为市购产品,固定在工作平台15后方且电连接到动支架3和静支架2上,设置一个脚踏开关19靠近地面且与焊机18的电源线连接。
在工作平台15的最前台可设置多个过线嘴槽14,槽内放置焊丝。焊丝可手动送到半球型凹槽12处的工件焊接处进行焊接。
本发明装配顺序如下:
1、将左右支架座1固定在工作平台15面上;
2、将静支架2装入左支架座1固定,支架套4装入右支架座1并固定;
3、将压簧5、动支架3装入支架套4;
4、将两根焊针10插入动、静支架3、2内固定;
5、将手柄拨杆6插入动支架3槽内,安装在拨杆支架8上,装好螺销9;
6、将工件夹持台11安装在工作平台15面上,
7、放上焊机18,接上电源线和脚踏开关19的开关线;
8、将连接线从焊机18上连接到动、静支架上。
本发明在操作时先接通电源,选好所需档位,打开焊机18的电源开关;按下手柄7带动动支架3向右移,使两焊针10分开,在调好高度的工件夹持台11上放上工件,松开手柄7使两焊针10夹紧工件焊接部位;然后踩下脚踏开关19,使焊机18工作,短时间内工件发热,在所需焊接部位加入焊锡丝,松开脚踏开关19,焊接结束,按下手柄7取出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萍,未经刘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43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波电路和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对通讯设备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