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自剥离纳米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4314.7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8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夏兴华;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04 | 分类号: | C25D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嘉栋 |
地址: | 21009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剥离 纳米 多孔 阳极 氧化铝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双层自剥离纳米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由以下步骤组成:
步骤1.将铝片经过退火和电化学抛光处理,
步骤2.将步骤1处理后的铝片置于恒电位电解池中,加入磷酸溶液为电解液,加入聚乙二醇-400为调节剂,进行恒电位阳极氧化,得到双层自剥离多孔阳极氧化铝膜,其中上层膜为通孔结构,下层膜为纳米管阵列结构,所述的电解液中聚乙二醇-400质量百分浓度为40-50%,电解液中所述的磷酸的浓度为0.8-2.0mol/L,氧化电压为180-260V,电解时间为2-12小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自剥离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得的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孔径与孔间距随氧化电压的增加而增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自剥离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得的上层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厚度随氧化电压的增加而减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自剥离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得的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孔径与孔间距不随氧化时间的增加而变化。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自剥离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得的上层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厚度不随氧化时间的增加而变化。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自剥离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得的下层阳极氧化铝膜的厚度随氧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自剥离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得的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孔径随聚乙二醇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自剥离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得的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孔径随磷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自剥离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得的上层多孔氧化铝膜的厚度随聚乙二醇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自剥离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得的上层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厚度随磷酸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43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