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4516.1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1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明;徐立章;尹建军;马朝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12/18 | 分类号: | A01F12/18;A01F12/395;A01F12/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轴 脱粒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获机械的脱粒分离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为一种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纵轴流联合收获机一般采用切流与纵轴流组合式脱粒分离装置,包括切流脱粒装置、辅助喂入装置和纵轴流分离装置。切流脱粒装置多采用钉齿滚筒,收获水稻尤其是高产水稻时籽粒破损率较高,功耗较大。中国专利ZL 03250419.5公开的切流变纵轴流的控制与结合装置与中国专利ZL 00137715.9公开的切流与纵轴流组合式脱粒分离装置中的辅助喂入装置由光筒和齿板滚筒组成,齿板滚筒上没有螺旋叶片,仅靠导流板实现作物的收缩,大喂入量的作业时容易堵塞,对配置双纵轴流分离滚筒的机器,作业时两分离滚筒喂入不均匀。总的来说,现有切流与纵轴流组合式脱粒分离装置作物容易堵塞、结构复杂、体积和功耗较大、成本较高,一般配置在大型联合收割机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存在的作物容易堵塞、结构复杂、体积和功耗较大、成本较高等缺点,提供一种适合中小型联合收割机的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适合喂入量较大的作物,且喂入均匀、顺畅、价格便宜、结构简单、体积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辅助喂入脱粒分离装置和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辅助喂入脱粒分离装置由辅助喂入脱粒滚筒、上罩板和凹板组成,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由导流罩、喂入螺旋、顶盖、纵轴流脱粒分离滚筒和分离凹板组成。
所述的辅助喂入脱粒滚筒采用螺旋叶片-梯形板齿复合结构,辅助喂入脱粒滚筒上部安装有上罩板,下部安装有冲孔凹板。
所述的辅助喂入脱粒滚筒上安装有4-8组梯形板齿,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螺旋叶片位于辅助喂入脱粒滚筒轴向两端处且旋向相反,螺旋叶片的对数与梯形板齿的组数相对应;对于双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辅助喂入脱粒滚筒中部安装的 螺旋叶片旋向分别与两端处的螺旋叶片旋向相反,螺旋叶片的对数与梯形板齿的组数相对应。
所述的纵轴流脱粒分离滚筒前方安装有喂入螺旋,顶盖安装在纵轴流脱粒分离滚筒的上方,分离凹板位于纵轴流脱粒分离滚筒下方,导流罩位于上罩板和顶盖之间。
所述的分离凹板,由导流凹板和栅格凹板组成,导流凹板长度与喂入螺旋长度相同。对于单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分离凹板包括第一段右导流凹板、第二段右栅格凹板和第三段右栅格凹板;对于双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分离凹板包括第一段右导流凹板、第一段左导流凹板、第二段右栅格凹板、第二段左栅格凹板、第三段右栅格凹板和第三段左栅格凹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中的切流脱粒装置和辅助喂入装置的功能合二为一,脱净率高、籽粒破碎和夹带损失少,结构简单、体积小、实用性强、更容易在我国大部分市场接受的中小型联合收割机上进行布置。经输送槽送来的物料先在梯形板齿的作用下进行脱粒,并从冲孔凹板上进行分离,再通过辅助喂入脱粒滚筒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得到了强制收缩、顺利均匀送入纵轴流滚筒,同时还实现初步脱粒功能。物料进入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后,进一步被脱粒、分离,此时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负荷轻、功耗小,脱出物中杂余少,适合喂入量较大、效率较高的收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一种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双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单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4:辅助喂入脱粒滚筒A-A截面示意图。
图5:冲孔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梯形板齿结构示意图。
图7:分离凹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罩板;2.辅助喂入脱粒滚筒;3.导流罩;4.喂入螺旋;5.顶盖;6.纵轴流脱粒分离滚筒;7.分离凹板;8.冲孔凹板;9.螺旋叶片;10.梯形板齿;11.第一段右导流凹板;12.第二段右栅格凹板;13.第三段右栅格凹板;14.第三段左栅格凹板;15.第二段左栅格凹板;16.第一段左导流凹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6,本发明是用于联合收割机上的一种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包括有辅助喂入脱粒分离装置和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辅助喂入脱粒分离装置由辅助喂入脱粒滚筒2、上罩板1和冲孔凹板8组成。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由导流罩3、喂入螺旋4、顶盖5、纵轴流脱粒分离滚筒6和分离凹板7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45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铜中金银的电化学分离回收方法
- 下一篇:霜豆利胆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