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卤阻燃酚醛模塑料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4669.6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3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军;王康建;王伟江;朱叶刚;唐轶雯;魏卫;王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东南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1/06 | 分类号: | C08L61/06;C08K13/04;C08K3/32;C08K5/3492;C08K5/52;C08K3/22;C08K3/38;C08J5/0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酚醛 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固性模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卤阻燃酚醛模塑料。
背景技术
酚醛模塑料是用酚醛树脂添加必要的助剂组份(如,固化剂、矿物填料、增强纤维等)经过充分的塑炼制成的可以方便加工的粒状或粉状复合材料。由于酚醛模塑料具有耐热性好、强度高、成型方便和价格低廉等多种优点,因此成为了目前应用最广和使用最多的热固性塑料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电气及电子零部件向着日益小形化和超薄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对应用于此类零部件的酚醛模塑料的阻燃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提高酚醛模塑料的阻燃性可通过添加含卤素类阻燃剂实现,但是含卤素类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腐蚀性的气体,危害人们健康和损及环境。因此,从对人体安全和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已有技术中的阻燃酚醛模塑料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在燃烧时不会产生有毒和腐蚀性气体而藉以体现对人体和环境安全的并且阻燃效果好的无卤阻燃酚醛模塑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卤阻燃酚醛模塑料,其是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构成:
酚醛树脂 40~45份;
固化剂 4~9份;
固化促进剂 1.1~2.3份;
脱模剂 1.5~3份;
磷酸盐 4.8~6.3份;
金属氧化物 1.5~2.8份;
矿物填料 45~50份;
增强纤维 20~25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酚醛树脂是指酸法生产的酚醛树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酸法生产的酚醛树脂为线型酚醛树脂。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化剂为六次(亚)甲基四胺。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化促进剂为氧化锌、氧化镁或氧化钙。
在本发明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脱模剂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镁、硬脂酸、双硬脂酸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磷酸盐为聚磷酸铵、三聚氰胺磷酸盐、三聚氰胺氰尿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锑或硼酸锌。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矿物填料为碳酸钙、云母粉、滑石粉、氢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增强纤维为玻璃纤维。
本发明提供的无卤阻燃酚醛模塑料的优点在于:由于配方中不含有卤素,在燃烧时不会产生有毒和有腐蚀的气体,因此可保障人体安全和保护环境;阻燃性能可达到UL-94-V-O级(0.45mm),绝缘电阻达到≥1×1012Ω;弯曲强度(MPa)85以上;热变形温度≥24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酚醛树脂(指由酸法生产所得到 40.5份;的线型酚醛树脂)
六次(亚)甲基四胺 8.8份;
氧化钙 1.2份;
硬脂酸锌 1.6份;
聚磷酸胺 6.2份;
硼酸锌 1.6份;
碳酸钙 45份;
玻璃纤维 20份;
具体实施时,首先把上述的由酸法生产所得到的线型酚醛树脂在研磨机中粉碎,获得粉状的树脂,然后准确称量上述其它组分并且与粉状的树脂混合,得到均匀的粉料,再将均匀的粉料在双辊机上混炼,混炼温度90~110℃,经过6~7分钟后混合材料被压成薄片并冷却至室温,尔后将冷却后的薄片粉碎成1~2mm的颗粒,得到无卤阻燃酚醛模塑料。
实施例2:
酚醛树脂(指由酸法生产所得到 42.2份;的线型酚醛树脂)
六次(亚)甲基四胺 7.2份;
氧化镁 1.4份;
双硬脂酸酰胺 0.1份;
硬脂酸镁 0.5份;
硬脂酸锌 1.2份;
三聚氰胺磷酸盐 4.9份;
三氧化二锑 1.8份;
氢氧化铝 4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东南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常熟东南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4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