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4976.4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丘韦志;赖清坤;吴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9F9/00;H05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平面显示器具有轻、薄、短、小等优势,其已逐渐取代映像管显示器。
平面显示器一般由框架、显示面板及前框所组成。显示面板设置于前框与框架之间。在组装平面显示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几个议题包括:如何让显示面板稳固地设置于框架及前框之间?如何让显示面板的四个侧边不会有漏光现象发生?
在解决上述议题时,现有的平面显示器均朝向增强前框的稳固性及遮旋光性做改良设计。然而,前框通常为金属材质,其必须透过冲压、冲孔及折弯引伸等复杂制程才可完成,所以在增强前框的稳固性及遮旋光性的同时,更造成了材料成本的增加以及组装程序的复杂化。因此,研发一种新的设计,以解决上述议题,同时降低材料成本及组装程序复杂度,实为目前研究发展所欲突破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其采用具有沟槽的框架,能够适用较大尺寸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使得显示面板稳固地设置于框架及前框之间,降低组装程序复杂度。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其采用前框及遮光片(或遮光胶体)的设计,使显示面板的四个侧边不会有漏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框架、前框及二遮光片或二遮光胶体,其中,显示面板具有第一侧边、与该第一侧边相对的一第二侧边、相对的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框架具有沟槽,其对应于显示面板的第一侧边,显示面板以第一侧边插入沟槽,所述前框覆盖该显示面板的该第二侧边,并与该框架夹持该显示面板的该第二侧边;所述二遮光片或二遮光胶体,分别覆盖该显示面板的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组装方法,其包括:提供一框架、一显示面板、一前框及二遮光片或二遮光胶体;所述框架具有一沟槽,显示面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相对的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且沟槽对应于显示面板的第一侧边,将显示面板的第一侧边插入该沟槽;以及以该前框覆盖显示面板的第二侧边,前框并与框架夹持显示面板的第二侧边;以该二遮光片或二遮光胶体分别覆盖该显示面板的该第三侧边及该第四侧边。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其组装方法,由于采用了具有沟槽的框架、前框及遮光片(或遮光胶体)的设计,使得显示面板稳固地设置于框架及前框之间,显示面板的四个侧边不会有漏光,并可降低材料成本及降低组装程序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A至图2D为图1的各步骤的示意图。
图3为图2A的框架沿截面线3-3’的剖面图。
图4为图2C的框架与显示面板沿截面线4-4’的剖面图。
主要图号说明
100:显示装置 110:显示面板
110a:第一侧边 110b:第二侧边
110c:第三侧边 110d:第四侧边
111:软性电路板 112:驱动电路板
120:框架 120a:沟槽
130:前框 140:遮光片
D1:沟槽沿第一侧边的平行方向的长度
D2:第二侧边的长度
D3:沟槽沿第一侧边的垂直方向的宽度
D4:显示面板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及图2A至图2D,图1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A至图2D为图1的各步骤的示意图。首先,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步骤S101中,提供框架120及显示面板110。
请同时参照图2A及图3,图3为图2A的框架120沿截面线3-3’的剖面图。就框架120的结构而言,框架120具有沟槽120a。由图2A来看,沟槽120a设置于框架120的内部,故以虚线来表示沟槽120a。沟槽120a为沿着图式的X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且框架120及其沟槽120a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较佳实施例中,框架120为塑料材质,在塑料材质的框架120上形成沟槽120a相当容易制作。因此,本实施例具有沟槽120a的框架120可维持低材料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4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