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变色镜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4989.1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4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仲保纯一;服部正治;山口敦;斋藤永宏;石崎贵裕;高井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5 | 分类号: | G02F1/15;G02F1/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香兰;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例如车辆的外后视镜(rearview outer mirror)或内后视镜(rearview inner mirror)并且能够通过施加电压来改变反射率的电致变色镜。
背景技术
在美国3,844,636号专利的说明书所公开的电致变色镜中,将钯膜用作光反射膜。
不过,由于钯具有相对较低的反射率,所以一直在研究使用银膜。然而,当使用三氧化钨形成电致变色膜时,存在通过银扩散到电致变色膜而导致三氧化钨变黄的可能性。
所寻求的是,即使将银用于反射膜时也能够防止或者极其有效地抑制银在电致变色膜的扩散的电致变色镜。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而作出了本发明,并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镜,所述电致变色镜包含:透明电极膜,所述透明电极膜能够透光并且具有导电性;电致变色膜,所述电致变色膜形成在所述透明电极膜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并且由于进行还原反应而被着色;光反射膜,所述光反射膜由银或者含银合金形成,并且反射透过所述透明电极膜和所述电致变色膜的光;透明的锂离子透过膜,所述锂离子透过膜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膜与所述光反射膜之间,并且能够透过锂离子并限制银从所述光反射膜侧到所述电致变色膜侧的扩散;具有导电性的导电膜,所述导电膜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膜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和所述光反射膜的与所述锂离子透过膜相反的一侧;和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含锂离子,并且封装在所述光反射膜与所述导电膜之间,其中,由于施加电压使所述导电膜为正且所述透明电极膜为负,所以所述锂离子朝所述电致变色膜侧移动,并供给至所述电致变色膜的还原反应。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致变色镜的构成的概况的剖面图;
图2为显示LiXWO3中的X与光反射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3为显示电致变色膜16的厚度与反射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4为显示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致变色镜的构成的概况的剖面图;
图5为显示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致变色镜的构成的概况的剖面图;
图6为显示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致变色镜的构成的概况的剖面图;和
图7为显示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致变色镜的构成的概况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成>
在图1中,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致变色镜140的构成如剖面示意图所示。
如此图中所示,电致变色镜140设有正面侧基板12。正面侧基板12设有由玻璃等形成的透明的基板主体14。在该基板主体14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表面处,形成有电致变色膜16。电致变色膜16由例如三氧化钨(WO3)、三氧化钼(MoO3)或者含有这样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形成,尤其是,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电致变色膜16由三氧化钨形成。
电致变色膜16的沿基板主体14的厚度方向的厚度设定在300nm~1000nm的范围内,尤其是,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电致变色膜16的厚度设定为500nm。透明电极膜142设置在基板主体14与电致变色膜16之间。透明电极膜142由氧化铟锡(In2O3:Sn或者“ITO”)、氧化锡(SnO2)、氟掺杂氧化锡(SnO2:F)或氧化锌(ZnO2)等形成,或者由这些物质的混合物形成。透明电极膜142连接到直流电源44的负极。
透明的锂离子透过膜144形成在电致变色膜16的与透明电极膜142相反的一侧的表面处。锂离子透过膜144由氟化锂或氟化镁形成,当开关42切换到ON状态时,电解液34中的锂离子(Li+)从中透过。另外,由银或者含银合金构成的光反射膜146形成在锂离子透过膜144的与电致变色膜16相反的一侧的表面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未经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4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运转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链式电动开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