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插槽式连接器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5107.3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刚;蔡佳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7/02 | 分类号: | H01R27/02;H01R33/08;H01R13/11;F21S2/00;G02F1/13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蔚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科学***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槽 连接器 应用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多插槽式连接器,其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子组件或控制电路板。
【背景技术】
在大部分的电子装置中,不同电子组件之间通常都会通过连接器电性连接,因此对于连接器的需求量相当的大,使得连接器的市场非常活络。连接器的种类与样式繁多,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设计需求。连接器除了一般常见的电源插座和插头之外,亦包括:计算机相关产品中的输入/输出(I/O)连接器、通信用连接器(例如RJ45与RJ11等)、以及USB连接器等。另外,根据使用方式来区分,连接器可分为线对板(wireto PCB)、板对板(PCB to PCB)、与线对线(wire to wire)等类型。在此,「板」是指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类似结构。
目前,大多数的连接器仅适用于单一规格的电子组件或控制电路板,而无法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子组件或控制电路板。对于其它规格的电子组件或控制电路板,厂商通常必须自行更换产品中现有的连接器,或是增设其它规格的连接器,故并不是非常有利于现行产品的制造流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多插槽式连接器与应用此种连接器的电子装置。通过多插槽式连接器的设置,使电子装置内装设电子组件或控制电路板时更具有弹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插槽式连接器,其包括壳体与导电结构。壳体具有第一插槽、第二插槽、以及开口。导电结构设置于壳体内,并具有第一弹性端子、第二弹性端子与一对弹性夹片。第一弹性端子是对应于第一插槽,第二弹性端子是对应于第二插槽,该对弹性夹片则是对应于开口。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背板、控制电路板、光源与上述的多插槽式连接器。背板具有第一侧、第二侧与一贯穿孔;其中,多插槽式连接器是设置于贯穿孔中。控制电路板设置于背板的第一侧上。光源设置于背板的第二侧上。控制电路板通过多插槽式连接器的第一插槽与其第一弹性端子电性连接,光源则是通过多插槽式连接器的开口与该对弹性夹片电性连接。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多插槽式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B为图1A所示多插槽式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1C为图1A所示多插槽式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2A为应用图1A所示多插槽式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B为图2A所示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表面黏着型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4为图2A所示盖板的立体图。
图5A为电子装置装设有引脚插入型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5B为图5A所示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A至图1C;图1A是本发明多插槽式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B是图1A所示多插槽式连接器的正视图,图1C则是图1A所示多插槽式连接器的侧视图。如图1A所示,多插槽式连接器10包括:壳体101与导电结构103。壳体101具有上插槽105、下插槽107与开口109;其中,上插槽105与下插槽107皆沿着壳体101的y方向延伸,开口109则是由壳体101的底面延伸至侧面。如图1B与图1C所示,导电结构103设置在壳体101内,并具有第一弹性端子111、第二弹性端子113与弹性夹片115、117。第一弹性端子111对应于上插槽105,第二弹性端子113对应于下插槽107,弹性夹片115、117则是对应于开口109。
如图1A所示,壳体101还可以包括凸缘119与肋条121。以较佳的实施方式而言,凸缘119位于下插槽107与开口109之间,且其前侧具有一梯形前凸缘119A,即梯形前凸缘119A是沿x方向凸出,肋条121则对应于弹性夹片115、117设置,且沿着壳体101的z方向延伸,但并不以此为限。
另外,如图1B所示,上插槽105的宽度小于下插槽107的宽度,使得壳体101在上插槽105与下插槽107之间具有一矩形或梯形前侧壁123。然而,上插槽105与下插槽107的宽度,实际上亦可设计为相同,或使上插槽105的宽度大于下插槽107的宽度,端赖产品是否需要具有辨别插槽的功用而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5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印洋红油墨挤水生产工艺
- 下一篇:基于参数识别的并联电抗器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