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精加工产品尤其是半成品陶瓷产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5135.5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3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G·萨拉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莫拉SACMI机械合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08 | 分类号: | B28B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茅翊忞 |
地址: | 意大利博***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精加工 产品 尤其是 半成品 陶瓷产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陶瓷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多孔模具中浇铸水中的粘土原材料的 悬挂坯(称之为“滑泥”)而获得诸如脸盆、下身盆和类似物品的半成品的卫生洁 具,由此进行陶瓷产品的制造。
本发明特别涉及用于精加工这些产品的装置,在制造过程中,精加工产品的表 面,同时,产品表面仍处于允许在其上使用研磨装置以借助于液体使其易于加工的 “状态”,这就是说,表面处于“湿坯”和“半干”状态。
本说明书涉及该种特殊的技术。然而,应该理解到,仅借助于非限制性的实例 作了描述,因为本发明的特征也可在上述部门之外的其它部门中得到进一步有利的 应用。
背景技术
用滑泥浇铸获得半成品陶瓷产品的表面精加工最好在产品处于“湿坯”状态时 进行,(这就是说,固体状态,但按重量计仍具有含量在17%和20%之间的水-因 此仍能经受塑性变形),或在“半干”状态(水含量通常少于13%,此时,产品尽 管僵硬,但仍可用湿的精加工工具进行加工)进行加工。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精 加工也可在产品已经处于“干”状态,即,水含量通常低于2%时进行。
如文献EP 640.450所述的现有技术的装置包括一种精加工工具,其可自动地 在加工时连续地再生。
该工具包括围绕三个皮带轮运动的动力驱动的循环研磨带,三个皮带轮在空间 中这样定位:皮带轮对着皮带而形成闭合的三侧的结构,其包括主动部分、被动部 分和传输部分。
被动部分与装有液体的容器相关联,被动部分通过该容器而一直保持浸湿。
由机器人控制的机械操纵器夹持着的待精加工的半成品的产品在空间中合适 地定向,并移动而接触皮带的主动部分,皮带的主动部分切向地滑过半成品产品的 表面,去除毛刺和其它表面的不规则部分。
所去除的陶瓷材料颗粒陷落在研磨带主动部分的材料结构内,当主动部分移动 而成为被动部分并浸渍在容器内时,陶瓷材料颗粒就被洗掉。
上述方法具有内在的缺点,一个缺点是,它移动半成品产品而保持精加工装置 静止不动,装置在重量上远轻于产品。
这样做的不利后果就不难想像。机器人所要承受的繁重重量反映在安装上成本 就很高,同样装置运行和维护成本也很高,更不要说加工时间之长了。
另一缺点是,如果被精加工表面是凸出的,那么使用上述方法的精加工相对很 容易,但相反如果表面是凹入的,则精加工相当困难或甚至不可能。
另一缺点是,机器人必须设置有不同的端部操纵装置以对付各个要操纵的不同 的产品,产品范围越广,所需要的不同操纵装置数量就越多。
此外,产品操纵所涉及的运动型式可能非常复杂,这意味着产品与机器人接触 的部分要承受常常不可忽略的应力,因此产品有可能损坏。
这就使得拿住诸如卫生洁具之类相当大产品成了问题,大型产品既重又易碎, 它们悬吊在空中不可能没有打碎它们的危险。
与研磨带在水箱中再生相关的另一缺点是,水箱可在空间中具有唯一预定的和 不变的定向:这对精加工操作提供最佳的操作条件来说,无疑对装置的多功能性提 出了相当的局限性。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可采用旋转工具(诸如圆柱形的海绵)。这些工具旋转, 而产品(尤其是“湿坯件”)在预定位置内保持静止不动。
然而,这些工具也免不了缺点。工具在几次作业之后,它们必须经常进行清洁 以恢复其有效性能,这意味着它们的生产能力不是很高。
最根本的是,所述工具和旋转驱动系统所需的内在特征使得它不可能保留住从 产品中去除的材料,最后溅泼在周围区域上和产品自身上而告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抛光和表面精加工的装置,其可克服现有技术精加 工带中内在固有的诸多缺点,同时,提供旋转工具的优点。
根据上述目标,通过一种精加工装置来实现结果,该装置的技术特征可容易地 从附后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尤其是权利要求1)中推断得到,任何其它的权利要求 不是直接地就是间接地取决于权利要求1。
附图说明
从下面参照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中,可以更加明白本发明的优点,附图示出了 借助于实例提供的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其并不限制本发明概念的范围,在附图中:
图1是一前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精加工装置的某些零件,其它零件 被切割掉;
图2是图1装置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莫拉SACMI机械合作公司,未经伊莫拉SACMI机械合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51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