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中子转换靶和光中子-X射线源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5190.4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0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康克军;胡海峰;杨袆罡;陈志强;苗齐田;程建平;李元景;刘以农;彭华;李铁柱;赵自然;刘耀红;吴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H3/06 | 分类号: | H05H3/06;G01N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晓斌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子 转换 射线 | ||
1. 一种光中子转换靶,用于利用X射线主束轰击该光中子转换靶而产生光中子,该光中子转换靶具有本体以及由该本体限定的通道,该通道贯穿所述本体;
其中,所述X射线主束中的第一X射线束能够穿过该通道而不与该本体发生反应,同时,所述X射线主束中的第二X射线束能够进入所述本体内,并与该本体发生反应以产生光中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中子转换靶,其中,所述本体为沿着X射线主束的传播方向延伸的长型本体,该本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使用时,所述X射线主束沿着从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轰击所述光中子转换靶;并且
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X射线主束的传播方向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中子转换靶,其中,所述光中子转换靶的本体的形状设计成与所述X射线主束的强度分布基本上相匹配,使得强度大的X射线能在光中子转换靶的本体内传播更远的距离。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中子转换靶,其中,所述X射线主束的强度分布为轴对称分布,其限定了一强度分布对称轴线;
所述光中子转换靶的所述本体构造成关于一靶对称轴线成轴对称形状,所述光中子转换靶的轴对称形状与所述X射线主束的轴对称分布基本上相匹配;
在使用时,所述靶对称轴线与所述强度分布对称轴线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中子转换靶,其中,所述本体的至少一部分为渐缩部分,该渐缩部分朝着所述第二端部渐缩。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中子转换靶,其中,所述渐缩部分终止于所述第二端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中子转换靶,其中,所述渐缩部分为锥形或截头锥形。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中子转换靶,其中,所述本体还包括圆柱体部分,所述渐缩部分邻近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圆柱体部分邻近所述第一端部。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中子转换靶,其中,所述通道沿着所述本体的靶对称轴线延伸。
10. 一种光中子-X射线源,用于同时产生光中子和X射线,包括:
X射线发生器,用于产生X射线主束;
光中子转换靶,所述X射线主束可轰击该光中子转换靶而产生光中子,该光中子转换靶具有本体以及由该本体限定的通道,该通道贯穿所述本体;
其中,所述X射线主束中的第一X射线束能够穿过该通道而不与该本体发生反应,同时,所述X射线主束中的第二X射线束能够进入所述本体内,并与该本体发生反应以产生光中子。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中子-X射线源,其中,所述本体为沿着X射线主束的传播方向延伸的长型本体,该本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使用时,所述X射线主束沿着从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轰击所述光中子转换靶;并且
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X射线主束的传播方向相同。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中子-X射线源,其中,所述光中子转换靶的本体的形状设计成与所述X射线主束的强度分布基本上相匹配,使得强度大的X射线能在光中子转换靶的本体内传播更远的距离。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中子-X射线源,其中,所述X射线主束的强度分布为轴对称分布,其限定了一强度分布对称轴线;
所述光中子转换靶的所述本体构造成关于一靶对称轴线成轴对称形状,所述光中子转换靶的轴对称形状与所述X射线主束的轴对称分布基本上相匹配;
在使用时,所述靶对称轴线与所述强度分布对称轴线重合。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光中子-X射线源,其中,所述本体的至少一部分为渐缩部分,该渐缩部分朝着所述第二端部渐缩。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中子-X射线源,其中,所述渐缩部分终止于所述第二端部。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中子-X射线源,其中,所述渐缩部分为锥形或截头锥形。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中子-X射线源,其中,所述本体还包括圆柱体部分,所述渐缩部分邻近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圆柱体部分邻近所述第一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51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取代1-亚甲基-1,2-二氢萘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清扫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