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MR成像扫描仪环境中电磁噪声检测的系统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5193.8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7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S·萨哈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岳;王忠忠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mr 成像 扫描仪 环境 电磁 噪声 检测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尤其涉及用于检测MRI扫描仪环境中的电磁噪声的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医学成像手段,其不使用x射线或其它电离辐射即可产生人体内部的图像。MRI使用大功率磁体来产生强大而均匀的静态磁场(即主磁场)。当人体或人体的局部置于主磁场中时,与组织水中的氢核(hydrogen nuclei)相关的核自旋被极化。这意味着与这些自旋相关的磁矩优选地沿着主磁场的方向排列,从而导致沿着那个轴(通常为“z轴”)有小的净组织磁化。MRI系统还包括被称作梯度线圈的元件,当梯度线圈中施加有电流时,它们会产生较小幅度的空间变化磁场。通常,梯度线圈被设计成产生沿z轴排列的磁场分量,且它的幅度随着沿x、y或z轴中一个轴的位置而线性变化。梯度线圈的作用是在磁场强度上产生小的斜坡(ramp),并伴随着在沿一个轴的核自旋的共振频率上也产生小的斜坡。具有正交轴的三个梯度线圈通过在体内的每个位置产生标记(signature)共振频率,用于“空间编码”所述MR信号。射频(RF)线圈用于产生位于所述氢核的共振频率处或在所述氢核的共振频率附近的RF能量脉冲。所述RF线圈以可控的方式用于向所述核自旋系统增加能量。当核自旋随后驰豫(relax)回到它们的剩余能量状态时,它们以RF信号的形式释放能量。该RF信号被MRI系统(例如通过RF线圈)探测,并通过应用计算机及已知的重建算法被转换成图像。
在MRI扫描期间,扫描室内可能会产生电磁噪声或尖峰噪声(spikenoise)。在扫描室中尖峰噪声可能有多种来源,如,例如,静电放电(ESD)、MRI系统中梯度线圈的导体间的电压击穿、金属对金属(metalon metal)振动或接触、电连接间断开或改变接触等等。MRI系统中的接收线圈(例如RF线圈)对于病人产生的RF信号以及象尖峰噪声等的不希望的RF能量比较敏感。接收线圈所检测到的扫描室中的尖峰噪声可导致图像中出现“白像素”(white pixel)伪影(artifact)或对成像硬件造成可能的破坏。“白像素”是k空间的一种效应,其可在重建MR图像中产生伪影,使得图像是不理想并难以理解。此外,在MRI扫描期间,扫描室中产生的尖峰噪声可引起接收路径中产生过电压状况(例如接收线圈、前置放大器以及其它相关设备),其可对成像硬件造成危害。
已经开发了多种方法和系统用于检测和校正扫描室中的尖峰噪声。这些系统利用位于扫描室内部的天线用于检测源于扫描室内部的尖峰噪声。通常,所述天线(或噪声检测器)为单个回路(1-Loop)天线。然而,单个回路天线的操作取决于方向。然而,由于尖峰噪声的方向通常比较随机,因此单个回路天线可能检测不到位于扫描室环境中的所有尖峰噪声。因此,比较理想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MRI扫描环境中的电磁噪声(例如尖峰噪声)系统和装置,其较少依赖于方向,并且在检测所有的电磁噪声时比较高效。
发明内容
根据一实施例,位于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仪环境中的用于检测电磁噪声的系统包括被配置用于检测电磁噪声的天线,该天线包括第一导电回路和与该第一导电回路垂直定位的第二导电回路。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噪声校正系统,其耦合至天线并被配置用于接收来自天线的噪声信号。
根据另一实施例,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包括磁共振成像组件,其被配置用于获取对象的关注区域(region of interest)的一组磁共振(MR)数据,以及天线,其耦合至磁共振成像组件并被配置用于检测电磁噪声。所述天线包括第一导电回路和与该第一导电回路垂直定位的第二导电回路。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根据如下详细描述,将对本发明有更加充分地理解,其中:
图1为为与一实施例相应的包括噪声检测器的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2为与一实施例相应的MRI系统的接收路径的简化示意性框图。
图3为与一实施例相应的两回路噪声检测天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51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