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压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5542.6 | 申请日: | 200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0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山典大;花木靖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2/04 | 分类号: | B21D22/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文;代易宁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 成形 装置 | ||
分案申请说明
本申请是申请日是2005年7月22日、申请号是200580025589.X且发明名称是“加压成形装置与垫圈”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冲模、冲头和垫圈的加压成形装置,并且涉及加压成形装置的垫圈。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来防止垫圈弯曲的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例如,如日本专利公报2002-86219中所公开的,公知的用于拉伸成型的加压成形装置包括冲模、冲头和垫圈,所述加压成形装置在冲模与垫圈之间夹紧工件,将工件冲压在与冲模相对布置的冲头上以完成成型。
如图30和31所示,这样的一个加压成形装置包括:冲模102,为上模;冲头103,布置在冲模102的相对方向;下模104,与冲头103整体地构造;垫圈105,环形地围绕冲头103布置。
这种加压成形装置可包括多个垫圈。例如,图32所示的加压成形装置包括第一垫圈105和布置在第一垫圈105内部的第二垫圈106。
在通过向下移动冲模2成型时,布置在冲模102与冲头103之间的工件W被夹在冲模102的褶皱抑制表面102a与垫圈105的褶皱抑制表面105a之间(图32中,第一垫圈105的褶皱抑制表面105a和第二垫圈106的褶皱抑制表面106a),以防止成型之后在工件W中产生褶皱或者裂缝。
为了防止拉伸成型时的弯曲,可以想到提供带有加强结构例如肋的拉伸模具。通常,例如,如日本专利公报Hei.7-51796中所公开的,公知的模具(例如,拉伸模具)与肋整体地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图30和31所示的加压成形装置成型时,冲模102向下移动,以在冲模102的褶皱抑制表面102a与垫圈105的褶皱抑制表面105a之间夹住工件W,然后冲模102进一步向下移动,以将工件W压在冲头103上,从而使工件W成型。然后,工件W被完全夹在冲模102与冲头103之间,以完成成型。
在通过在冲头103上加压工件W使其成型的情况下,在工件W的被加工部分上施加了向内的力,使得在垫圈105的上面部分上也施加了向内的张力,从而夹住了工件W的外周边缘。
由于在垫圈105的上面部分施加了向内的力,所以环形垫圈105的刚度不足,由此垫圈105的下面部分弯曲并向外膨胀,从而变形。当垫圈105在成型期间变形时,冲模102的褶皱抑制表面102a与垫圈105的褶皱抑制表面105a变得不适合工件W。从而,工件W不能被牢固地夹住,由此成型之后,在工件W中会产生缺陷,例如,褶皱或裂缝。
关于图32中的加压成形装置,具有与其它部分小接触面积的内部第二垫圈106可能在其状态中缺乏稳定性,最坏情况下可能倾斜。倾斜的第二垫圈106会引起冲模102和冲头103的异常磨损、成型之后工件W的褶皱或裂缝、或其它问题。
特别地,当拉伸成型大工件(例如轿车的侧板)时,引起垫圈105变形的垫圈105刚度不足变得显著。
关于日本专利公报Hei.7-51796中公开的拉伸模具,设置肋用来吸收拉伸模具成型期间产生的成型应力,以防止拉伸模具变形。完成拉伸模具的处理之后,移开肋。因此,在加压成型时,这些肋不会防止拉伸模具变形。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加压成形装置的垫圈弯曲的结构,所述加压成形装置包括冲模、冲头和垫圈。
本发明的加压成形装置包括冲模、冲头和垫圈。垫圈具有加强结构,以防止在加压成形期间弯曲,冲头中形成有加强结构退出部分,以防止妨碍垫圈的加强结构。因此,提高了垫圈的刚度,从而防止垫圈在成型工件期间的弯曲和变形。因此,不经任何复杂的调整工作,就防止了在成型之后工件中产生的任何褶皱或裂缝,从而提高了成型的精度。由于提高了垫圈的刚度,所以也防止了垫圈机械加工期间由于加工力使垫圈弯曲,从而提高了垫圈机械加工的精度。另外,除冲头之外,可省略工件下方的下部模具,从而使加压成形装置整体紧凑。
加强结构设置在与垫圈邻接冲模的表面相对的垫圈的部分。从而,提高了防止弯曲的效果。
加强结构为横越在垫圈开口中的肋。因此,加强结构不需其它特殊的材料或工艺,从而防止了加压成形装置成本的增加。
加强肋与垫圈整体地形成或通过紧固元件紧固到垫圈。从而,牢固地加强了垫圈,以有效地抑制垫圈的弯曲。
可选择地,加强结构为横越在垫圈开口中的金属丝。从而,减轻了加强件的重量,并能够相对容易地设定张力(加强力)。另外,通过调节加强件的张力,能够相对容易地调节加强件的加强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55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水装备的驱动装置、排水装备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即时热水循环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