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5566.1 | 申请日: | 200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3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杉山义夫;生田洋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5D17/24 | 分类号: | B25D17/24;B25D9/00;B25D16/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龙鑫;马少东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电锤(hammer)或电锤钻(hammer drill)等那样直线驱动工具头(tool bit)的冲击工具的减振技术。
背景技术
国际公开2005/105386号公报公开了设有减振机构的电锤结构。在这种现有的电锤中,利用曲柄机构积极地驱动动吸振器的重块,抑制锤击作业时的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能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冲击工具的减振性。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冲击工具优选的实施方式是:一种冲击工具,通过工具头在长轴方向的冲击动作,对被加工材料进行预定的锤击作业,其特征在于,具有:工具主体、被容置在工具主体内的缸、动吸振器和机械式加振机构。另外,本发明中的“预定的锤击作业”是指:不仅包括工具头在长轴方向进行冲击动作的锤击作业,还适当地包括在长轴方向进行冲击动作并且绕长轴进行旋转动作的锤钻作业。本发明中的动吸振器具有重块,该重块能够在受到弹性构件的推压力的状态下进行直线运动,通过该重块在工具头长轴方向的运动来抑制工具主体在锤击作业时的振动。作为动吸振器的构件的重块,作用至少弹性构件的推压力即可,进而也包含受到阻尼构件的阻尼力作用的结构。本发明中的“弹性构件”的典型形式为弹簧。在锤击作业时,机械式加振机构经由弹性构件,对重块施加工具主体的振动以外的外力,从而积极地驱动重块。这样,通过机械式加振机构积极地驱动重块,强制地使动吸振器振动,因此不论作用在作业工具上的振动大小如何,都能够使动吸振器正常地工作。
在本发明的冲击工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重块和弹性构件位于工具头长 轴线上,并且配置在工具主体的内壁面和缸的外周面之间,并且至少覆盖该缸外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另外,本发明中的“至少覆盖缸外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意味着:对于重块而言,广泛包含了,通过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等的筒状体沿周向覆盖整个缸外周面的形式,或者通过在周向局部上有缝隙而截面大致呈C形的筒状体沿周向覆盖缸外周面的局部的形式等;对于弹性构件而言,是在缸外周配置螺旋弹簧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将构成动吸振器的重块和弹性构件,配置在工具主体的内壁面和缸的外周面之间,从而能够将重块和弹性构件的重心配置为与工具头长轴线基本一致。由此,能够防止当重块在工具头长轴方向运动时产生偶力、即沿与电锤头(hammer bit)长轴方向交叉的轴线作用的旋转力。另外,根据本发明,实现了利用已有空间的配置,能够提供有助于冲击工具小型化的减振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冲击工具的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具有直线驱动工具头的动作机构。动作机构具有:马达;冲击件,其为了使工具头进行直线运动,而在该工具头长轴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第一曲柄机构,其将马达的旋转输出变换为直线运动,驱动冲击件。机械式加振机构由滑动件和第二曲柄机构构成,所述滑动件为了对弹性构件施加外力,在电锤头长轴方向直线运动,所述第二曲柄机构将马达的旋转输出变换为直线运动,从而驱动滑动件。另外,第二曲柄机构经由第一曲柄机构被马达旋转驱动。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单一的马达对冲击件和滑动件进行驱动,实现了合理的驱动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冲击工具的进一步的实施方式,还具有:开口部,其作为将第一曲柄机构装配到工具主体内时的作业孔,而形成在该工具主体上;盖罩构件,其为了封闭开口部,能够从工具主体的外侧安装到开口部上。第一曲柄机构具有曲柄轴,该曲柄轴可旋转地配置在工具主体的内部,并与开口部相对。第二曲柄机构具有曲柄轴,该曲柄轴可旋转地安装在盖罩构件上,并且与第一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在同一轴线上对向配置。在第一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和第二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的彼此相对的轴端部中的一方上,形成有凹部,在另一方上形成有能够与该凹部卡合的凸部。另外,在盖罩构件被安装到开口部上时,第一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和第二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 通过凹部和凸部之间的卡合而连接,并且能够从第一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向第二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传递旋转。另外,作为本发明中的“对向配置”的形式,优选为大致在同一轴线上对向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5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泡填充构件
- 下一篇:卫生节约可伸缩铅笔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