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氧碳酰基-取代噻唑二氢嘧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5723.9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S·戈尔德曼;李静;刘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中能 |
主分类号: | C07D417/04 | 分类号: | C07D417/04;A61K31/506;A61K31/5377;A61P1/16;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523871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氧碳酰基 取代 噻唑 嘧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乙氧碳酰基-取代噻唑二氢嘧啶,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药物,尤其是作为治疗和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药物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这些二氢嘧啶同其他抗病毒剂和,适当情况下,免疫调节剂的组合物,以及含有这些组合物尤其是治疗和预防HBV感染诸如乙型肝炎的组合物的药物。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肝病毒科。它可引起急性的和或持续/渐进的慢性病。B型肝炎病毒还引起病理形态中的许多其他的临床病征——尤其是肝脏的慢性炎症、肝硬化和肝细胞的癌变。另外,与丁型肝炎的共同感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不利影响。
干扰素和拉米夫定(lamivudine)是批准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治疗的常规药物。然而,干扰素只具有中等的活性,并具有有害的副反应;虽然拉米夫定(lamivudine)具有良好的活性,但其在治疗中抗性发展迅速,并在停止治疗之后常常出现反弹效应,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的IC50值为300nM(Science,299(2003),893-896)。
US 7074784公开了6-胺基烷基二氢嘧啶及其作为药物的应用,尤其是用于治疗和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该专利公布了54个不同的实施例,它们几乎全部(50个)都是在R6的位置具有氟取代2-吡啶残基的化合物。该专利的所有实施例(54个)中R3均为甲基。
该专利指出具有较长的烷基连(如乙基)的化合物是弱活性或甚至是惰性的。
该专利中的具有下述结构的9个化合物(实施例1,5,7,9,12,24,31,34,45)其中八个具8有6位的氟取代2-吡啶残基。只有一个实施例(实施例45)的R6=噻唑-2-基。
发明内容
我们惊人地发现了具有噻唑-2-基取代基((R6=噻唑-2-基)乙酯(R3=乙基)的该专利的实施例45(R1=邻-氯和R2=对-氯),产生了3倍高活性的衍生物,即IC50低于1nM。(见表1)
表1
因此,本发明涉及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及其同分异构体(Ia)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中能,未经张中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57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