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完全凹入的移动偏压式悬臂支腿行李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6247.2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8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加里·谢里尔;迈克尔·J·鲍姆;威廉·潘伯恩;阿达姆·史密斯;卡梅伦·史密斯;格伦·约翰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滑行球杆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5/14 | 分类号: | A45C5/14;A45C13/38;A63B55/00;A63B5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吴贵明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完全 移动 偏压 悬臂 行李箱 装置 | ||
1.一种完全凹入的移动偏压式悬臂支腿行李箱装置(100),包括:
a)右侧支腿凹部(300),具有右侧凹部支腿接合区(320)、 右侧支腿存放区(330)、以及右侧枢轴(310),其中,所述右 侧凹部支腿接合区(320)包括:
(i)右侧支腿接合区存放位置(322);
(ii)右侧支腿接合区操作位置(324);以及
(iii)右侧支腿接合区过渡区(326);
b)左侧支腿凹部(400),具有左侧凹部支腿接合区(420)、 左侧支腿存放区(430)、以及左侧枢轴(410),其中,所述左 侧凹部支腿接合区(420)包括:
(i)左侧支腿接合区存放位置(422);
(ii)左侧支腿接合区操作位置(424);以及
(iii)左侧支腿接合区过渡区(426);
c)右侧支腿(600),与所述右侧枢轴(310)处于转动及 移动配合,所述右侧支腿包括右侧偏压机构(640),其中,所 述右侧支腿(600)具有右侧支腿接合端(610)、被所述右侧 偏压机构(640)朝向所述右侧枢轴(310)偏压的右侧支腿辊 端(620)、以及与所述右侧枢轴(310)配合的右侧枢轴槽(630), 并且其中,所述右侧枢轴槽(630)具有右侧槽长度(632)、 右侧槽存放位置(634)、以及右侧槽过渡区(636),从而使得:
(i)所述右侧支腿(600)具有完全凹入到所述行李 箱装置(100)内的存放位置,在所述右侧支腿的凹入的 存放位置中,所述右侧偏压机构(640)将所述右侧槽存 放位置(634)朝向所述右侧枢轴(310)偏压,从而将 所述右侧支腿接合端(610)定位成与所述右侧支腿接合 区存放位置(322)相配合;
(ii)所述右侧支腿(600)具有从所述行李箱装置 (100)延伸出的操作位置,在所述右侧支腿的操作位置 中,所述右侧偏压机构(640)将所述右侧支腿辊端(620) 朝向所述右侧枢轴(310)偏压,从而将所述右侧支腿接 合端(610)定位成与所述右侧支腿接合区操作位置(324) 相配合;以及
(iii)所述右侧支腿(600)围绕所述右侧枢轴(310) 枢转,以从所述右侧支腿的凹入的存放位置转动至所述 右侧支腿的操作位置,并且
(a)为使所述右侧支腿(600)从所述右侧支 腿的凹入的存放位置枢转至所述右侧支腿的操作位 置,所述右侧支腿(600)必须沿着与所述右侧偏压 机构(640)的偏压相反的方向移动,以解除所述右 侧支腿接合端(610)与所述右侧支腿接合区存放位 置(322)的配合,使得当所述右侧支腿(600)朝 向所述右侧支腿的操作位置枢转时,所述右侧支腿 接合端(610)与所述右侧支腿接合区过渡区(326) 相配合,直到所述右侧偏压机构(640)的偏压致使 所述右侧支腿接合端(610)与所述右侧支腿接合区 操作位置(324)相配合为止;以及
(b)为使所述右侧支腿(600)从所述右侧支 腿的操作位置枢转至所述右侧支腿的凹入的存放位 置,所述右侧支腿(600)必须沿着与所述右侧偏压 机构(640)的偏压相反的方向移动,以解除所述右 侧支腿接合端(610)与所述右侧支腿接合区操作位 置(324)的配合,使得当所述右侧支腿(600)朝 向所述右侧支腿的凹入的存放位置枢转时,所述右 侧支腿接合端(610)与所述右侧支腿接合区过渡区 (326)相配合,直到所述右侧偏压机构(640)的 偏压致使所述右侧支腿接合端(610)与所述右侧支 腿接合区存放位置(322)相配合为止,以及
d)左侧支腿(800),与所述左侧枢轴(410)处于转动 及移动配合,所述左侧支腿包括左侧偏压机构(840),其中, 所述左侧支腿(800)具有左侧支腿接合端(810)、被所述左 侧偏压机构(840)朝向所述左侧枢轴(410)偏压的左侧支腿 辊端(820)、以及与所述左侧枢轴(410)配合的左侧枢轴槽 (830),并且其中,所述左侧枢轴槽(830)具有左侧槽长度 (832)、左侧槽存放位置(834)、以及左侧槽过渡区(836), 从而使得:
(i)所述左侧支腿(800)具有完全凹入到所述行李 箱装置(100)内的存放位置,在所述左侧支腿凹入的存 放位置中,所述左侧偏压机构(840)将所述左侧槽存放 位置(834)朝向所述左侧枢轴(410)偏压,从而将所 述左侧支腿接合端(810)定位成与所述左侧支腿接合区 存放位置(422)相配合;
(ii)所述左侧支腿(800)具有从所述行李箱装置 (100)延伸出的操作位置,在所述左侧支腿的操作位置 中,所述左侧偏压机构(840)将所述左侧支腿辊端(820) 朝向所述左侧枢轴(410)偏压,从而将所述左侧支腿接 合端(810)定位成与所述左侧支腿接合区操作位置(424) 相配合;以及
(iii)所述左侧支腿(800)围绕所述左侧枢轴(410) 枢转,以从所述左侧支腿的凹入的存放位置转动至所述 左侧支腿的操作位置,并且
(a)为使所述左侧支腿(800)从所述左侧支 腿的凹入的存放位置枢转至所述左侧支腿的操作位 置,所述左侧支腿(800)必须沿着与所述左侧偏压 机构(840)的偏压相反的方向移动,以解除所述左 侧支腿接合端(810)与所述左侧支腿接合区存放位 置(422)的配合,使得当所述左侧支腿(800)朝 向所述操作位置枢转时,所述左侧支腿接合端(810) 与所述左侧支腿接合区过渡区(426)相配合,直到 所述左侧偏压机构(840)的偏压致使所述左侧支腿 接合端(810)与所述左侧支腿接合区操作位置(424) 相配合为止;以及
(b)为使所述左侧支腿(800)从所述左侧支 腿的操作位置枢转至所述左侧支腿的凹入的存放位 置,所述左侧支腿(800)必须沿着与所述左侧偏压 机构(840)的偏压相反的反向移动,以解除所述左 侧支腿接合端(810)与所述左侧支腿接合区操作位 置(424)的配合,使得当所述左侧支腿(800)朝 向所述左侧支腿的凹入的存放位置枢转时,所述左 侧支腿接合端(810)与所述左侧支腿接合区过渡区 (426)相配合,直到所述左侧偏压机构(840)的 偏压致使所述左侧支腿接合端(810)与所述左侧支 腿接合区存放位置(422)相配合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滑行球杆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滑行球杆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62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芦苇打捆车缓存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秸秆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