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烫伤消痛润肤膏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6327.8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2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惠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振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K9/06;A61P17/02;A61K3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3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烫伤 润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外敷纯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热力伤害。造成皮肤创伤的一般症状是起水泡、红肿、溃烂等,严重者甚至造成局部肌肉组织坏死。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轻微烧烫伤的药物大多是外用膏剂,例如“京万红”、“绿药膏”等;这类非处方药具有消肿、止痛、防止创面感染、滋润皮肤、促使创面愈合、修复的功效;能够方便的治愈表皮红肿伤或表皮轻度溃烂的症状。但是,对于严重烧烫伤而言,这种药物只能是辅助治疗药物。
中国专利号为0114213.8的《烧伤液》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烧烫伤的纯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对于烧汤伤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这种药物在治疗恢复的过程中容易使患者的创面表皮或表皮组织出现结痂现象,导致痂下感染、延期愈合,这样,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治愈包括严重烧、烫伤在内的外敷纯中草药油膏制剂。临床应用时,使油膏制剂滋润、湿化、覆盖创面;对灼伤创面体液外渗有抑制作用;对于灼伤创面上化脓伤口与坏死组织之间的分泌物具有引流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中药材包括川甲、全当归、红要子、黄连、黄芩、黄柏、虎杖、梅片等十五味,这些中草药性味是温、凉、苦、辛、甘、寒的天然药材,经过炮制、配伍和加工制剂等工艺措施,使上述药材性味调和、功效稳定、突出,组合成为具有泻火解毒、清湿热、凉血散瘀、活血止痛、化斑解毒作用的油膏制剂,对灼伤皮肤具有滋润、湿护、收敛功效。治疗过程中药物与创面充分融合,保证药物对创面的密闭,不致创面暴露在空气中,从而使外毒不感染创面,有利于创面组织的修复再生。
本发明所述的消痛润肤膏应用于临床时,用生理盐水清理创面,并搌除创面分泌物,充分暴露出创面组织,直接涂敷,并且定期换药。
由于本发明的主要治疗成份是来自于性味稳定、无毒、副作用的天然中药材,对灼伤皮肤具有滋润、湿护作用,使再生组织的恢复过程处在无毒素、无刺激的环境之中。在临床应用当中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对创面具有消肿、防腐、湿护收敛作用,有利于创面组织的修复再生;创面皮肤缺损不用植皮;对于坏死组织或化脓伤口所产生的分泌物具有引流作用,加速创面修复、愈合;换药过程简便,不产生再次创痛感。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烧、烫伤消痛润肤膏是用包括川甲、川芎、全当归、红要子、黄连、黄芩、黄柏、虎杖、梅片、血余炭、紫草、乳香、没药、紫花地丁、地榆混合后制成的外敷油膏制剂;其中川甲50份、全当归50份、红要子15份、黄连15份、黄芩20份、黄柏15份、虎杖20份、梅片30份、血余炭30份、地榆15份、紫草30份、乳香20份、没药20份、紫花地丁20份、川芎30份。
其加工工艺是:选取药材(拣选符合工艺要求的上述药材)→油浸→煎制→过滤→收膏冷化→消毒→包装。
本发明所述的消痛润肤膏应用于临床时,用生理盐水清理创面,并搌除创面分泌物,充分暴露出创面组织,直接涂敷,并且定期换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振明,未经惠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6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糖型速溶淮山粉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