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方向盘转角的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6440.6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3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池来;梅涛;汪小华;张涛;梁华为;倪化生;陈茅;林丙涛;李庄;李继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2D15/02 | 分类号: | B62D15/02;G01D5/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晓薇 |
地址: | 230031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方向盘 转角 测量方法 | ||
1.一种用于汽车方向盘转角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汽车方向盘中的主旋转体(1)在转动轴(11)的转动带动下带动副旋转体(2)旋转,所述主旋转体(1)和所述副旋转体(2)传动比为m∶n,其中m、n为互质的整数,即所述主旋转体(1)转动m圈时,所述副旋转体(2)转动n圈,一般选择m<n;
所述主旋转体(1)通过第一转角传感器(3)获得主旋转体(1)的相对转角θ1,所述副旋转体(2)通过第二转角传感器(4)获得副旋转体(2)的相对转角θ2,由此获得实际截距K,由实际截距K获得理论截距L,再由理论截距L获得主旋转体(1)的转动圈数P,将所述主旋转体(1)的相对转角θ1和所述副旋转体(2)的相对转角θ2输入微处理器(5),所述微处理器(5)处理后输出主旋转体(1)的m圈内绝对转角θ,即是由所述主旋转体(1)转动圈数P和主旋转体(1)相对转角θ1获得所述主旋转体(1)在m圈内绝对转角θ;该方法的流程如下:
设定主旋转体(1)转动时带动副旋转体(2)转动;
通过第一转角传感器(3)和第二转角传感器(4)分别测量主旋转体(1)的相对转角θ1和副旋转体(2)的相对转角θ2;
以主旋转体(1)相对转角为横轴,副旋转体(2)相对转角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Y,横轴坐标单位为e1,纵轴坐标单位为e2,θ1的横轴坐标为a1,θ2的纵轴坐标为a2,过坐标点(a1,a2)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纵轴相交,获得实际截距K;
通过对实际截距K的处理,获得理论截距L;
通过对理论截距L的处理,获得主旋转体(1)的转动圈数P;
通过转动圈数P获得主旋转体(1)的m圈内绝对转角θ;
实际截距K=(a2-a1);
理论截距
主旋转体的转动圈数P判断如下:转动圈数取从0到m-1之间的整数,当满足为整数时,P是主旋转体的转动圈数;
主旋转体的m圈内绝对转角θ是:θ=360°×P+θ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方向盘转角的测量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主旋转体(1)和副旋转体(2)是相互啮合的齿轮,由传动带链接轮组并由链条链接的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64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