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局域网链路层的源-目的流量分量推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6665.1 | 申请日: | 2008-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金毅;李未;蒋东辰;周刚;袁帅;曹剑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威;张 彬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局域网 链路层 目的 流量 分量 推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流量推断方法,特别涉及计算机网络局域 网链路层的源-目的流量分量推断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中,通过网络流量矩阵(Traffic Matrix)来描述源节 点和目的节点对之间的流量需求,即源-目的对(the pair of Origin and Destination)之间的流量需求。流量矩阵中的一个元素对应一个源-目的 流量分量。相比于一般的网络流量监测,流量矩阵能够更细致地描述 网络运行状况,能够更好地反映网络所承载应用的实际流量需求和运 行状况。流量矩阵在网络规划、流量工程和网络可靠性分析等方面都 有重要实用价值。
根据数据来源的不同,流量矩阵的获取方法可分为两类,即基于 直接测量的获取方法和基于间接测量的获取方法,具体说明如下。
基于直接测量的获取方法通过Flow技术直接测量获得流量矩阵 (如NetFlow[3]、sFlow[5])。这种方法在原理上是通过对报文在各层协议 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再分类统计得到流量矩阵的,因此这种方法具有 准确的优点,但这种方法有如下较为明显的缺点:(1)细致的报文分 析和统计会对网络设备造成额外的计算负担,从而对网络设备的正常 业务功能造成负面影响;(2)该技术当前并得不到广泛支持[1][2][4][6], 实际应用中基本不存在完全由支持Flow技术的设备构成的网络,故未 经过具有Flow功能的网络设备的网络流量便无法被测量;(3)不同厂 家都发布了支持Flow功能的网络设备,但出自不同厂家的不同型号的 设备所支持的Flow技术标准不尽相同,如CISCO设备仅支持NetFlow 协议,HUAWEI设备仅支持NetStream协议,而Alcatel设备仅支持sFlow 协议。实际应用中的计算机网络往往由不同类型和出自不同厂商的不 同型号的网络设备构成,因此通过Flow技术获取流量矩阵基本上无法 在实际网络中得到全面应用。当前已知测量流量矩阵方法相关专利为 《通信/数据网络中的数据流动的辅助确定》(200480007497.4),该专 利设计技术即属于基于直接测量获取的方法。
基于间接测量的获取方法则依据易于获取的其他统计数据(如网 络设备接口流量等),通过推断的方法获得流量矩阵。这种方法虽然准 确度不如基于直接测量的获取方法,但由于这种方法依据的数据来源 简单广泛,并且几乎不需要额外的投资或改造,故更容易应用于实际 网络中。
虽然上述的基于间接测量的流量矩阵获取方法具有诸多优点,但 当前提出的使用该方法的流量矩阵推断算法通常推断完整流量矩阵, 当网络出口偏多的时候,网络中源-目的流量分量将非常巨大,获取流 量矩阵所需的计算量也非常巨大,将造成较大的计算负担。
以上背景技术所参考的技术资料:
[1]《NetFlow(网络流量)解决方案手册第4版》(NetFlow Services Solutions Guide Version 4.CISCO.January 2007.);
[2]《技术白皮书:NetFlow(网络流量)性能分析》(Technical White Paper:NetFlow Performance Analysis.CISCO.May 2007.);
[3]《NetFlow(网络流量)服务输出第9版》(B.Claise,Ed.Cisco Systems NetFlow Services Export Version 9,RFC3954.October 2004.);
[4]《使用sFlow的流量监视》(Traffic Monitoring using sFlow. sFlow.org Forum.2003.);
[5]《一种用于监视交换路由网络中的流量的方法》(P.Phaal.InMon Corporation′s sFlow:A Method for Monitoring Traffic in Switched and Routed Networks,RFC3176.September 2001.);
[6]《用于NetStream(网络流)的技术白皮书》(Technical White Paper for NetStream.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20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66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法废气降解再生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层碱式洗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