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彻底根治江河湖泊水源污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6789.X | 申请日: | 200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3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朝旺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彻底 根治 江河 湖泊 水源 污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环保领域的开拓性发明。
背景技术
江河湖泊的水源污染日益严重,水体中氨氮富营养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重金属残留已使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失去饮用水、灌溉水的功能甚至成为臭水、毒水而危害人类。治理水源污染已采取很多办法和技术,大致分为:一、关闭沿岸污染严重的工厂(如造纸厂、化工厂、制药厂等)。二、建立污水处理厂,甚至要求县以上城市一律建立污水处理厂。三、对已污染严重的水体投放药液、放水稀释、人工打捞蓝藻等。上述方法,对治理水源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引发了新的矛盾,关闭工厂导致工人下岗、农业秸秆荒废;建立污水处理厂难于处理广大农村施用的过量化肥、农药和中小城镇生活污水;投药和打捞也只能解决暂时应急而不能根治污染。要想彻底根治江河湖泊水源污染,就必须把治理污染与企业发展、与农民致富结合起来,把治理点源污染(即工矿企业)与农村面源污染(即化肥、农药残留、中小城镇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秸秆焚烧)结合起来,把生物自净与人为控制结合起来。
发明内容
将江河湖泊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即河(湖)床、滩涂(含水源涵养区、蓄洪区)、堤坝、堤外生物过滤净化区和过滤净化区外大面积农田、菜田。在农田、菜田采用含生物农药的可控缓释肥(一种用可降解树脂包衣尿素与磷、钾等相复合的肥料,可随作物生长缓慢释放肥效,提高肥效利用率到80%)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控制化肥、农药流失,减少使用量。按土质、坡度、砂石情况分别在生物过滤带(约100m-200m)种植需大水、大肥的皇竹草、皇天竹(江柴)、桑树、沙柳、沙棘、枸树、荆条等灌木和禾草植物,过滤随雨水流入水体中的化肥、农药残留、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和秸秆腐烂形成的氨氮富营养、有毒有害化学品、重金属残留等。在堤坝上采用“钾基生态毯”(专利号:200510092998.3)加防护网的方式种植根须扎得深厚的草坪和速生杨、槐混交林,既可防止堤坝坍塌,又可防风固沙。在滩涂处视土质分别种植芦苇、芦竹、皇天竹(江柴)、沙柳等水生植物,进一步过滤水质。视江河湖泊水流设定河床宽度、深度与水源涵养区、蓄洪区等,用于流水和蓄水。将种植的作物茎杆七月份收割,不影响夏季汛期分洪,11月份收割留茬可防风固沙,按作物茎杆产量建立“自偶氧化清洁制浆厂”(专利号:20061005723.5),同时建立污水处理厂,将中小城镇的生活和养殖污水利用压差过滤装置(专利号:200710119673.9)集中处理用于灌溉堤内外植物,将制浆废液处理沉淀物与污水处理沉淀物和树叶、表皮等杂物混合制作沼气(甲烷),利用沼气发电,供工厂及周边村庄用电、用汽,沼渣制作“钾基生态毯”育种育苗供沿岸种植,按上述方法,可以在三、五年时间,彻底根治水源污染,并能防涝防旱。
具体实施方式
1、将江河湖泊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即河(湖)床、滩涂(含水源涵养区与蓄洪区)、堤坝、堤外生物过滤净化区和过滤净化区积农田、菜田。(1)、在农田、菜田采用含生物农药的可控缓释肥(一种用可降解树脂包衣尿素与磷、钾等相复合的肥料,可随作物的生长缓慢释放肥效,可将肥效利用率提高到百分之八十)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控制化肥、农药流失造成水源污染。(2)、在生物过滤净化区(约100m-200m)按土质、坡度、砂石情况分别种植需大水大肥的作物,如坡度大、砂石多、土质差的土地种植沙棘、桑条、枸树、荆条等灌木和芭茅草等深根、多年生、抗逆性强的作物,平坦、土质较好的地块种植皇竹草、皇天竹(江柴)、光叶楮、乔桑等,用于过滤、吸收随雨水流入水体中的化肥、农药残留、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和秸秆腐烂形成的氨氮富营养、有毒有害化学品、重金属残留等,可减少上述污染物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九十。(3)、在堤坝上采用“钾基生态毯”(专利号:200510092998.3)加防护网的方式种植根须扎得深厚的草坪,草坪中按株、行距不等栽植速生杨、香花槐混交林,既可防止危堤坍塌,又可防风固沙。(4)、在滩涂处视不同土质分别种植芦苇、芦竹、皇天竹(江柴)、沙柳等水生植物,进一步过滤、吸收、净化流入江河湖泊的水质,使洁净水流入河床。(5)、视江河湖泊水流、水量设定河床宽度、深度,并分别设置水源涵养区、蓄洪区等,种植作物、涵养水源、蓄水养水、抗旱防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朝旺,未经李朝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67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冻板鱼制粒机的切片机构
- 下一篇:配有可拆装拖箱的两用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