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带管理方法以及宽带接入服务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7119.X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9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管理 方法 以及 宽带接入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宽带管理方法以及宽带接入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用户数量保持持续增长,运营商迫切希望通过提高差异化、丰富的业务来产生更多的价值,同时,用户也希望能够从网络中获取更多的网络服务,包括高质量的IPTV(网络电视)、网络游戏、视频聊天等服务,这些都要求能够在宽带接入网上承载丰富的业务,为了能够在单一的接入网上承载这些具有不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为QoS)需求的业务,要求宽带接入网具有QoS处理能力,特别是对于带宽的管理能力,因此,产生了带宽管理功能。
带宽管理功能是利用互联网网络封包的特性,针对来源、目的、应用或者特殊格式,进行阻挡或允许。如今,带宽管理已经成为宽带接入产品的必备功能。利用带宽管理功能,网管可以有效地对用户及用户上/下行流量使用进行监管。在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上对于上网用户通常采用如下技术进行带宽管理:
(1)一个小区有多个接入用户,其中,账号是用户获取某种服务的凭证,通过该凭证,用户可以获取相应的网络服务。
目前,宽带接入服务器的管理都是基于用户的,每个用户都有各自独立的令牌桶,每个用户得到的带宽和服务质量各不相同,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影响。每个用户都需要进行带宽限制配置,当用户需要申请其他网络服务时,还需要在宽带接入服务器上对该用户带宽进行重新配置。
(2)当有多个小区的用户同时上网时,为每个上网用户分配一个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为了防止非小区用户也成功地获取网络服务,就必须在宽带接入服务器上进行额外的配置。但是,不能通过对VLAN的监管来完成对用户带宽进行监管。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缺少简单、灵活的宽带接入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宽带管理方法以及宽带接入服务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宽带接入管理方法不能通过对VLAN的监管来完成对用户带宽进行监管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宽带管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宽带管理方法,包括:在宽带接入服务器中预先设置用户设备信息与流量控制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用户设备信息包括:外层虚拟局域网标识以及内层虚拟局域网标识,其中,属于同一小区的所有用户设备具有相同的外层虚拟局域网标识,同一小区内的不同用户设备具有不同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识;宽带接入服务器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接入请求报文,其中,接入请求报文中携带有用户设备的信息;宽带接入服务器根据接入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用户设备的信息和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为用户设备提供接入服务。
优选地,接入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用户设备的信息包括:用户设备的外层虚拟局域网标识、用户设备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识。
优选地,宽带接入服务器根据接入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用户设备的信息和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为用户设备提供接入服务具体包括:宽带接入服务器判断接入请求报文中的用户设备的外层虚拟局域网标识是否为宽带接入服务器预先设置的外层虚拟局域网标识;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继续判断接入请求报文中的用户设备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识是否为宽带接入服务器预先设置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识;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宽带接入服务器根据流量控制信息为用户设备提供接入服务。
优选地,流量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服务质量标识,用于标识是否采用服务质量控制;上行流量标识,用于标识采用上行流量控制;下行流量标识,用于标识采用下行流量控制。
优选地,宽带接入服务器根据流量控制信息为用户设备提供接入服务具体包括:查找与接入请求报文中的用户设备的内层虚拟局域网标识对应的服务质量标识;在服务质量标识有效的情况下,根据服务质量标识对应的上行流量标识和下行流量标识进行流量控制。
优选地,在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变化的情况下,修改对应关系中的相关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宽带接入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71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