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新的汽车制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7198.4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3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超 |
主分类号: | B60T1/14 | 分类号: | B60T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3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新 汽车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动装置,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够在特殊情况下为汽车提相应的所需要的摩擦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自发明以来,各项技术指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拿普通乘用车来说,其动力性、速度、舒适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只拿速度来说,1886年巴特坎施塔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无马之车”,速度是每小时18公里,但当时人们称它的速度“令人窒息”。随着时间的发展,现在的乘用车设计时速基本上都在一百公里以上。尽管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有一点还是没有变,那就是汽车是依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来刹车制动的。为了使汽车的制动距离不致过长,随着汽车设计时速不断地提高,人们把汽车的轮胎也设计得越来越宽以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供更大的摩擦力,这样就可以把制动距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现在汽车的轮胎要比以前的宽得多,所以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也相应地增加了,实际上这么大的摩擦力在一般情况下是用不到的,然而汽车在行进的过程当中又不得不克服这些摩擦力,所以油耗的相当一部分是浪费在克服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上。
总之一句活:现在的机动车辆都是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来制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在特殊情况下为汽车提供相应的摩擦力的设备。汽车的轮胎的制动、驱动、提供侧向力的功能在特殊情况下就可以部分转移到这种设备上来,从而可以促使汽车所需轮胎宽度减小,从而达到促使汽车制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提高的目的。
因为汽车在行驶的过程当中,只有在高速行驶中进行紧急制动和快速转弯时才需要与地面有强大的摩擦力。所以在一般的直线行驶过程当中汽车对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是的需求是没有那么大的。现在的车辆轮胎设计得那么宽只是为了在特殊情况下能为汽车提供相应的摩擦力。但是结果是这种设计会带来更大的耗油量,如果说更宽的轮胎能够带来更高的安全性的话,那么可以说单单只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进行制动的事实会促生一个矛盾的产生:安全性越高耗油量就越大。
为解决以上矛盾,本发明提供了几种全新的装置。其出发点就是这些装置能在特殊情况下与地面发生接触为车辆提供相应的摩擦力,而在正常的行驶过程当中这些装置不与地面接触,所以车辆就可以使用稍窄的轮胎,这些轮胎只需要提供在正常行驶中需要的摩擦力。所以这种装置会提高车辆的安全性、稳定性与经济性。
本发明随后将通过其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一种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的一个装置,它所表现的是在车辆制动时自身与地面发生接触从而给车辆提供阻力以缩短车辆的制动距离。
图2表示一种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的另一个装置,它所表现是在车辆正常行驶时装置本身收起不与地面发生任何接触,只让轮胎提供相应的所需的摩擦力。
图3表示图1所叙述情况的侧视图。
图4表示图2所叙述情况的侧视图。
图5表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又一种装置,这种装置所表现的是在车辆制动时装置本身与地面发生摩擦,与图1所示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种装置在车辆制动时与地面产生的是动摩擦,而不像是图1所示的那样在制动时装置本身与地面产生的是静摩擦。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来说本发明有以下几种实施方式:
1.根据现有车辆的实际情况,要想实现缩短制动距离和降低油耗的目的,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装置。这个装置本身在车辆的正常行驶时不工作,只有在紧急制动时它才下移动与地面发生摩擦,以提供制动时所需要的阻力。这样就可以达到缩短制动距离的目的。同时因为安装了这装置传统轮胎的制动功能可以一部分让这种装置代替,所以车辆就可以换上相对较窄的轮胎。这就意味着车辆在正常行驶进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了,所以这样又可以达到降低油耗的目的。
这种装置可以安装在车辆的前轴或后轴上。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这种装置与地面发生摩擦的部分的形状可以设计成弧形,又因为它的功能就是与地面发生动摩擦,为了提供相应的摩擦力,可以在直接与地面发生摩擦的部位固定一层或几层面耐磨的部件,这些部件与地面的动摩擦系数要高。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用废旧的汽车轮胎,做法是将废旧轮胎的一部分固定在要发生摩擦的部位,而且必要时可以随时更换。这样就可以节约生产这种装置的成本,如果这种装置能实现量产的话,那生产这种装置的同时也可以解决部分废旧轮胎的处理问题。这种装置在工作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超,未经张永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71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