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多充电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7686.5 | 申请日: | 200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7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春吉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H01M10/44;H02H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器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别是无线充电器系统,更具体地涉及能够节省大量无线电 能传输设备的总充电时间的无线多充电器系统,该一个无线多电能传输设备 包括多个无线电能传输设备,因此,可以对多个无线电能传输设备充电,并 在即使是没有被充电的充电器块上有异物时,也能防止无线电能传输设备和 无线多电能传输设备的损坏。
背景技术
通常,由于用户是在移动时使用便携式无线电能传输设备,因此,通常 的便携式无线电能传输设备,例如移动电话、PDA、PMP、DMB终端、MP3 或笔记本电脑,都不提供有传统的家用电源。因此,需要在便携式无线电能 传输设备中安装可拆卸电池或可充电电池。
但是,作为用于为这些无线电能传输设备的电池组充电的充电器,其具 有终端电源系统,该系统中,从传统电源接入电,并通过电源线和电源终端 将电源提供给电池组。但是,当向终端电源系统供电时,在电池组与充电器 连接/从充电器断开处,会由于电池组两侧端点的电势差而产生瞬时放电现 象。因此,随着异物在端点上累积,电池组着火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并且, 由于这些端点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因此由于例如在潮湿或灰尘中的自放电, 充电器和电池组的寿命和性能可能会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涉及终端电源系统的问题,提出了无线充电器。也就是说, 当内部安装有电池组的便携式终端模块从上面放置在无线充电器的初级线 圈上时,由电池的次级线圈对传统的无线充电器充电。也就是说,由初级线 圈中所形成的磁场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在次级线圈中充有电动 势所产生的感应电流。
但是,由于其仅能够向便携式终端模块供电,因此这些传统的无线充电 器没有实用性,且其也很难用于其他应用。
并且,由于当将金属放在初级线圈所产生的磁场附近时磁场会发生变化 从而增加初级线圈中的电能(power,或功率)损耗,这会导致无线充电器 可能会损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无线 多充电器系统,该系统能够节省大量无线电能传输设备的总充电时间,这是 由于一个无线多电能传输设备包括多个无线电能传输设备,因此可以对多个 无线电能传输设备充电。
同时,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无线多充电器系统,该系统能够当例 如金属的异物置于没被充电的充电器块上时通过停止电能传输来防止无线 电能传输设备和无线多电能传输设备的损坏。
并且,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无线多充电器系统,该系统即使当当 前正在充电的无线电能传输设备被接触以向新的无线电能传输设备充电时, 也能够通过稳定地进行连续的充电操作来提高充电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无线多充电器系统(A), 包括:无线多电能传输设备10,用于以无线的方式向无线电能传输设备30 传送电能信号,其中无线多电能传输设备10包括形成为外部壳体的无线充 电器外壳11,该无线充电器外壳11具有安装在其中的全桥谐振转换器22 和中央控制器21,用于以无线的方式向无线电能传输设备30发送电能信号, 其中无线充电器外壳11具有形成在其上表面中的无线充电器台12,该无线 充电器台12具有多个充电器块14,每一个块都包括初级充电铁芯(core) 13,其中,全桥谐振转换器22以多个的形式存在,并分别连接至所述多个 充电器块14,其中,设置有多门驱动器模块23,以在中央控制器21的控制 下,向多个全桥谐振转换器22中的每一个发送转换后的电能信号,且其中, 设置有接收信号处理器模块24,该接收信号处理器模块24连接至多个充电 器块14,用于对从无线电能传输设备30所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 后的信号提供给中央控制器21。
在这种情况下,无线充电器外壳11可以具有电源开/关开关151;用于 输入信号的输入面板152;和LCD面板153以及充电LED 154,用于显示无 线充电器台12和多个充电器块14以及无线电能传输设备30的充电状态, 所有这些都位于该外壳11的前面,且该外壳11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中的供电 单元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春吉,未经郑春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76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