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白粉的消解方法和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8106.4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44;G01N27/64;G01N21/73;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鸿禧;谭昌驰 |
地址: | 61173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白粉 消解 方法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白粉的消解方法和检测方法,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钛白粉的高压微波消解方法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钛白粉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造纸、塑料、橡胶、皮革、人造合成纤维、电焊条、搪瓷、电器、建材、医药、食品等众多行业,以及新兴的光触媒环保污染治理和航空航天、舰船制造等高尖端国防工业。
传统上评定钛白粉质量主要是考察颜色、消色力、水溶物、水悬浮液pH值、水萃取液电阴率、水溶性等物理性能指标,而对所含化学杂质的检验分析则研究不多,这些传统的评定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对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
目前部分公开的检测钛白粉中某些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如下:①《江西化工》2004,4(172)的文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钛白粉中砷、铌、锑、铅》,0.1g钛白粉试样在玻璃瓶中以5mL硫酸和2g硫酸铵消解,定容100mL后测定;②《分析科学学报》2005,8(423)的文章《二氧化钛中杂质元素ICP-MS法测定的研究》,0.1g钛白粉试样在玻璃烧杯中以2mL硫酸和1g硫酸铵消解,定容250mL后测定,文中也指出硫酸铵用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样品的消解能力,但硫酸铵浓度大于0.6%将在仪器炬管、进样锥、截取锥表面沉积,产生严重基体干扰;③《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2,2(79)的文章《药用与食用二氧化钛中砷的测定》,钛白粉试样在4mol·L-1-HCI酸度下沸水浴30min.经SnCl2-KI预还原、AsH发生、DDTCAg溶液吸收,产生的红色新生态胶体银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④《冶金分析》2006,5(97)《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钛白粉中痕量汞》。
可见国内分析钛白粉的技术尚不成熟,多数有害杂质元素尚无可靠检验方法,综合比较现有各种分析手段的技术性能,唯有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才能同时、直接检验样品中的微量杂质元素。但是,当今世界检测能力最强的ICP-MS在钛白粉的检验工作中却仅有少部分有局限或缺点的应用,究其原因,关键是受限于缺少能够完全满足ICP-MS要求的钛白粉样品消解前处理方法。钛氧化学键的离解能很高,化学性质极为稳定,难溶于各种酸,快速完全地消解钛白粉难度较大,消解95%以上高品位钛白粉尤其困难。
二氧化钛虽然能与碱性熔剂高温(850℃以上)熔融反应生成可溶性钛酸盐,但空白、背景、基体效应、盐类浓度、酸度、元素损失和污染、多原子离子的质谱干扰等等各种影响因素均大大超过了ICP-MS的承受范围。所以,现在多采用以大剂量硫酸、硫酸铵、盐酸等高温冒烟的方式消解钛白粉,但此类方法也存在诸多缺陷:①虽然许多指标优于碱熔融法,但也不能完全满足ICP-MS对试液低酸低盐等指标要求,也存在部分元素因损失和污染而无法检测等缺点,而且引入硫酸等试剂后在多原子离子等质谱干扰方面甚至更加严重。②不宜检测的元素:高温易挥发的As、Hg、Cd、Pb等;生成难溶性硫酸盐的Ba、Pb、Ca、Sr等;通常酸无法消解的Al2O3、SiO2等;在柠檬酸等有机介质中才不水解的Nb、Zr等。③局限性大,消解效果随产品原料、工艺、品位而不同,品位越高效果越差,95%以上高品位钛白粉很难消解完全。④Ti极易水解形成沉淀,从而包裹待测元素或堵塞分析仪器,所以需保持20%酸度,对ICP-MS的进样锥、涡轮分子泵等部件腐蚀严重,并增大基体效应、空白本底等影响;⑤ICP-MS对消解溶剂有严格限制,用H2SO4、HCl消解样品将形成多原子分子离子等质谱干扰,不宜测定As、V、Cr、Zn、Ge、Ga等元素,如40Ar35Cl+干扰75As+、32S16O2+干扰65Zn+。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81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