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货物的带扣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8768.1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0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J·H·G·鲍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捆绑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1/02 | 分类号: | A44B11/02;B65D6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敏 |
地址: | 荷兰奥***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货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货物皮带的带扣,其包括具有两侧壁的主体及在这两侧壁之间伸展的杆,该杆具有外周毛面。
背景技术
这样的带扣从以运输为目的的货物皮带的实践中可以获知。
从美国专利US-A-5,933,923中,获知一种用于固定货物皮带的带扣,其包括具有两侧壁的主体及在这两侧壁之间伸展的杆。
从美国专利US-A-3,967,347中获知一种用于固定货物皮带的带扣,其中带扣的主体包括杆,该杆具有外周毛面,其目的是增强皮带的紧固。
现有技术中的带扣并不足够,尤其是当运输的货物对皮带施加动力载荷时。
该皮带,通常由PET或者PP制造,同现有技术中的带扣一起能在传输过程中可靠确保静态货物的安全,但是,并不能可靠确保动力载荷的安全,也就是说,载荷例如弹性物体或者位于轮胎上的物体,这些可在运输过程中仍就是运动的。
在动力载荷的运输过程中,在皮带上施加的应力变化导致皮带从现有技术中的带扣上滑落,从而导致了失败的载荷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这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为此,依据本发明的带扣的特征在于一个或者几个附加权利要求或者在附图或者附图相应描述中所示的带扣的实施方式所描述。
本发明的一方面,该带扣的特征在于至少在主体的一个张力侧上,该杆或多个杆具有允许皮带穿过的轮廓,并且皮带上的最小张力使该轮廓咬入皮带。
进一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带扣主体具有两侧壁,因此该皮带被阻止从排列中拉出,还可防止滑落。
依据本发明的带扣寻求的功能及效果是尤其通过带扣张力侧的事实变得容易,该杆或多个杆的轮廓包括一个锯齿状凸起,特别是与皮带张力方向相反朝向的锯齿状凸起。
更有利地,该轮廓包括在杆或多个杆的基本整个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锯齿状凸起。
接下来,本发明将通过示意性实施例并参考附图加以进一步说明,但给出的说明方式对附加权利要求没有限定作用。
附图中: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带扣的顶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带扣的横截面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带扣的第一杆的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杆的横截面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的带扣的第二杆的视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杆的表面细节图;
附图中的相同部件采用同一附图标记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附图1,其中显示了一个用于固定货物皮带的带扣。其中皮带穿过带扣的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完全已知的,所以没有必要对此进行解释或者在附图中显示皮带是如何穿过该带扣的。该带扣的张力侧由箭头A指示。
如图1中所示的带扣,包括具有两个侧壁1的主体,以及在这两侧壁1之间延伸的杆2,3,该杆具有外周毛面。
基本上本发明体现在至少在主体的张力侧A上设置的杆2上,该杆具有一形状以允许该皮带穿过,尤其是,例如皮带上的最小应力导致这些杆2的形状以咬入皮带。
如图,特别是图3,5或4,6,分别清楚地显示了杆2,3具有外周毛面。这在杆2上实施同样也在杆3上实施。但是,杆2上的带扣张力侧处的毛面具有使本发明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特征。
杆2上的毛面相对于杆3上设有(可能设有)的毛面是正的毛面,意味着该形状包括与皮带张力方向相对取向的锯齿状凸起5。
图6清楚地显示了,杆3的形状具有格子形状,其中格子形状具有多个单独接触表面4,每个接触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向皮带施加点载荷。
杆2上设置的锯齿状凸起5,如上所述,基本在杆或多个杆2的整个长度方伸展,以达到导致锯齿状凸起5被压入皮带材料中的皮带最小张力,这将阻止该皮带在卸载运动(relief moment)发生时滑落,这在动力载荷运输中是可能发生的。
同时,锯齿状凸起5具有这样的特性,使得皮带很容易配合并依据本发明能很容易地穿过带扣,但不会丧失该锯齿状凸起5的性能,这使得皮带在载荷运输中处于最小张力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捆绑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捆绑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8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