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0390.9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星野良一;高桥康浩;柴田弘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发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例如适于用作搭载于机动车的制冷循环即车内空调的蒸发器。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将在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的通风间隙中流动的空气的下游侧(图1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称为前,将其相反侧称为后,将图2的左右称为左右。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铝”这一术语除纯铝以外还包含铝合金。进而,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冷凝器”这一术语除通常的冷凝器以外还包含具有冷凝部以及过冷却部的深冷处理冷凝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车内空调的制冷循环,广泛使用具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作为减压器的膨胀阀以及气液分离装置的制冷循环(下面,将该制冷循环称作现有类型制冷循环)。
但是,近年来出于进一步提高制冷循环的冷却性能即蒸发器的冷却性能的目的,提出了具备:压缩机、具有冷凝部以及过冷却部的冷凝器、蒸发器、作为减压器的膨胀阀、气液分离装置以及中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该中间热交换器,被设置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并且使从冷凝器的过冷却部出来的高压的冷媒与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参照特开2006-132905号公报)。在上述公报所记载的制冷循环中,,在中间热交换器中通过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低压的冷媒进一步冷却在冷凝器的过冷却部被过冷却的冷媒,由此能够提高蒸发器的冷却性能。
用于上述公报所记载的制冷循环的中间热交换器,是由内外两管构成的2层管构造,内管内成为从冷凝器出来的高压的冷媒流过的第一流路,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部分成为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的冷媒流过的第二流路。
但是,在使用上述公报所记载的制冷循环的情况下,有在机动车的发动机室内、需要用于配置由内外两管构成的中间热交换器的余量空间的问题。而且,与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作为减压器的膨胀阀以及气液分离器构成的现有类型制冷循环相比,有部件数目增加成本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蒸发器,在将制冷循环装载在机动车上时不需要用于配置中间热交换器的余量空间、并且能够降低制冷循环的成本、进而相比现有类型制冷循环的蒸发器提高了冷却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由下述方案构成。
(1)一种蒸发器,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冷媒入口集管部以及冷媒出口集管部,和连通冷媒入口集管部以及冷媒出口集管部的冷媒路径,在冷媒入口集管部上形成有冷媒入口并且在冷媒出口集管部上形成有冷媒出口,从冷媒入口流入冷媒入口集管部内的冷媒通过冷媒路径流入冷媒出口集管部内,从冷媒出口排出,其中:
在冷媒出口集管部上,设有流通来自冷凝器且通过减压器之前的冷媒的冷媒流通部,冷媒出口集管部内的冷媒与流经冷媒流通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
(2)上述(1)所记载的蒸发器,其中:冷媒流通部由机械或冶金接合于冷媒出口集管部的壁面的冷媒流通管构成。
(3)上述(2)所记载的蒸发器,其中:在冷媒出口集管部的壁面上设有管保持部,冷媒流通管由管保持部保持。
(4)上述(3)所记载的蒸发器,其中:冷媒流通管横截面为大致圆形,管保持部为与冷媒流通管的外周面接触的形状。
(5)上述(4)所记载的蒸发器,其中:冷媒出口集管部由多个部件形成,并且至少一个部件由挤压型材构成,在挤压型材制部件上一体地形成有管保持部。
(6)上述(2)所记载的蒸发器,其中:在冷媒出口集管部的外面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平坦面,并且冷媒流通管为具有一对平坦壁的扁平状,使冷媒流通管的一侧的平坦壁外面与冷媒出口集管部外面的平坦面面接触。
(7)上述(2)所记载的蒸发器,其中:在冷媒出口集管部的内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散热片。
(8)上述(1)所记载的蒸发器,其中:冷媒出口集管部由多个部件形成,并且至少一个部件由挤压型材构成,在挤压型材制部件上一体地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空状的冷媒流通部。
(9)上述(6)所记载的蒸发器,其中:冷媒流通部形成在冷媒出口集管部的外侧。
(10)上述(9)所记载的蒸发器,其中:在冷媒出口集管部的内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散热片。
(11)上述(8)所记载的蒸发器,其中:冷媒流通部形成在冷媒出口集管部的内侧。
(12)上述(11)所记载的蒸发器,其中:在冷媒流通部的面向冷媒出口集管部内的面上,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散热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03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旋转陶瓷花盆
- 下一篇:一次性压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