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0418.9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0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彦;林明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市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面板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的触控 面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内嵌式触控面板(In-Cell Touch Panel)的设计是在彩色滤光片基板 (Color Filter Substrate)的一面制作彩色滤光片以及用以遮光的黑色矩阵 (Black Matrix,BM),另一面制作传统电容式的触控传感器(Capacitive Touch Sensor),请参阅附图1,为传统内嵌式触控传感器20以及彩色滤光片30位在 同一玻璃基板(Bare Glass)10的相反两侧上。
附图2a为在玻璃基板10上制作触控传感器20的示意图。首先在处理机 台40的机台脚位(Pin)42上放置玻璃基板10,依序往上制作桥接的金属层 (Bridging Metal)22、凸岛式(Islanded)的第一保护层(Over Coat,OC)24、 图样化(Patterned)氧化锡铟层(Indium Tin Oxide,ITO)26以及第二保护层 28,完成触控传感器20的制作。接着将玻璃基板10翻面,如附图2b所示, 为制作传统彩色滤光片30的示意图。翻面之后,依序从玻璃基板10往上制作 黑色矩阵以及、红/绿/蓝彩色层32、第三保护层34等五道制程步骤(Photo Engraving Process Lithography),最后溅镀(Sputtering)上氧化锡铟薄膜36 的制程步骤,完成彩色滤光片30的制作。在翻面制作彩色滤光片30时,由于 经过多道制程步骤,使触控传感器20的第二保护层28与机台脚位42、传送滚 筒(Roller)甚至机械手臂多次接触,若第二保护层28的硬度不足,会造成刮 伤的情况发生,这也是目前生产内嵌式触控面板遇到的问题之一。
再者,由于翻面制程造成的对位误差(Misalignment)包括二种:一是翻面 时触控传感器20以及彩色滤光片30的对位误差(Double Side Misalignment); 二是薄膜晶体管基板与双面分别为的触控式传感器20以及彩色滤光片30的基 板于组合时产生的位移(Assembly Shift)。
一般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面板是由一片薄膜晶体管基板,与另一片彩色滤光片基板 贴合而成,二层玻璃中间再灌入液晶分子。而新型技术是在薄膜晶体管基板完 成矩阵(Array)制程后,再接着进行彩色滤光片的制程,也就是所谓”矩阵式 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 On Array,COA)技术。简单的说,矩阵式彩色滤 光片为将彩色滤光片的黑色矩阵及RGB直接做在薄膜晶体管基板上,利用矩阵 式彩色滤光片技术,可以提升薄膜晶体管的开口率,主要的功能在于可以有效 提升面板的亮度。
因此,若能利用矩阵式彩色滤光片技术将彩色滤光片先制作在薄膜晶体管 基板上,另一块基板只制作触控传感器,必能改进现有制作内嵌式触控面板翻 面次数过多造成刮伤以及对位误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传统制程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触控 面板的制作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减少玻璃基板翻面的次数,进而达到减少刮伤 以及对位误差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第一玻璃基板上制作矩阵式彩色滤光片结构;在一第二玻璃基板之一 侧制作一触控传感器;将该第二玻璃基板翻至另一侧;仅在该第二玻璃基板另 一侧上溅镀一第一氧化锡铟层;以及将该第二玻璃基板另一侧与第一玻璃基板 对组并灌液晶,形成触控面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第一玻璃基板上制作有源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结构;在一第二玻璃基板之一侧制作 一触控传感器;将该第二玻璃基板翻至另一侧;以及将该第二玻璃基板之另一 侧与第一玻璃基板组合,形成触控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04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UPS往电网泄放谐波的装置
- 下一篇: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智能门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