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出控制装置、电源装置、电路装置和变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1127.1 | 申请日: | 200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胜;仲敏男;神谷真司;大泽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1L29/78;H01L2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岳;刘宗杰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控制 装置 电源 电路 变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开关晶体管和控制IC的输出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开关晶体管借助于通/断时间比率控制来控制输出电压或输出电 流,上述控制IC根据上述开关晶体控制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来控制 开关晶体管的通/断时间比率。
背景技术
在将商用AC电源变换为电子电气设备用的DC电源的开关电源系 统中,具备与初级电路连接的开关元件以及对该开关元件进行控制的控 制IC的开关电源系统已众所周知。在非专利文献1第1577页的图1中 揭示了一种通过纵向型功率MOSFET和控制电路的组合而构成上述开 关电源系统的示例。
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在控制电路中内置横向型功率 MOSFET的开关晶体管以实现单芯片化的结构。
另外,作为现有的开关电源系统,非专利文献2揭示了一种分别封 装控制IC和开关晶体管的结构。
专利文献2的图5中揭示了在同一封装内形成有两个芯片、即,控 制IC芯片和开关晶体管的结构。但是,一般而言,由于开关晶体管是 纵向型晶体管,所以,键合区域成为漏极(集电极),在电路结构上, 控制IC的芯片背面的电位(一般为GND)和纵向型晶体管的漏极(集 电极)之间将发生较大的电位差。所以,控制IC的芯片背面和开关晶 体管的键合区域之间必须保持绝缘状态。基于此,在控制IC的芯片背 面敷设绝缘片后进行键合。
另外,已知有这样一种结构,即:为了使控制IC的芯片背面和开 关晶体管的键合区域之间保持绝缘,而将引线框的小岛分为两部分,其 中一部分小岛与控制IC芯片键合,另外一部分小岛与开关晶体管键合 (专利文献2,图1、图2)。
专利文献3的图1和图2揭示了一种分立式结构的纵向型功率 MOSFET。
(专利文献1):美国第5023678号专利,图5;
(专利文献2):日本国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实开昭63-197358号公 报,图1、图2、图5;
(专利文献3):美国第4376286号专利,图1、图2;
(非专利文献1):1991年7月,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Vol.38,No.7,第1577页,图1;
(非专利文献2):CQ出版社1991年7月1日发行,《晶体管技术 特集》No.28,“最新电源电路设计技术汇总”,第106页,图8。
根据非专利文献1所述的结构,开关晶体管采用了纵向型功率 MOSFET。纵向型功率MOSFET从结构上来说,在相邻的本体-本体间 存在寄生的结型场效应晶体管(以下,称之为“JFET”)。这种寄生JFET 将导致纵向型功率MOSFET的导通电阻增大。所以,为了减小JFET的 寄生电阻,需要将相邻的纵向型功率MOSFET之间的距离设定在20μm 以上。结果导致栅极电极变长。因此,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容增大。
由于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容增大,因此,要驱动开关晶体管,控制 电路就需要输出较大的输出电流。这将导致控制电路的输出晶体管的尺 寸变大,其结果,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即:芯片尺寸变大,成本增加。 另外,由于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容增大,从而导致难以进行高速开关。
根据专利文献1所述的结构,采用低耐压处理工艺、即,精细处理 工艺能够缩小控制IC的芯片尺寸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开关晶体管 需要采用设计自由度较大的高耐压处理工艺。为了在同一个芯片上形成 上述两种器件,就需要一种可使芯片具有上述两种器件的性能的处理工 艺,但采用这种工艺的成本非常昂贵。就所需掩膜的片数来说,例如, 在上述两种器件分别独立制作时,控制IC需要13片掩膜,开关晶体管 需要9片掩膜。如果要在同一个芯片上形成上述两种器件,就需要17 片掩膜,但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芯片总面积要大于上述两种器件分别独 立形成控制IC芯片和开关晶体管芯片时的芯片面积,而且,由于需要 用上述数量的掩膜来形成上述芯片总面积,所以,显而易见,这将导致 成本升高。
非专利文献2所述结构的问题在于,由于控制IC和开关晶体管分 别成型为模制元件(mold assembly),所以,成本变高,而且不能实现 装置小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1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着色剂组合物
- 下一篇:安全轮胎以及安全轮胎用中空环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