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1562.4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平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艳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所具有的进气装置,详细地说,涉及在设有抽负压口的进气装置中防止水进入该抽负压口的防水结构,所述抽负压口用于使进气通道中产生负压。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存在这种情况:在由通道壁形成的进气通道中流动的进气中混有水分,该水分在该通道壁的内表面上形成水滴并附着在该内表面上。进而,该水滴在内燃机运转时或者停止时流过所述内表面并从开设于进气通道的抽负压口进入负压通道,当内燃机停止时由于大气温度降低而冻结,则在内燃机开始运转后,妨碍从抽负压口抽取负压。因此,公知有用于抑制水滴进入抽负压口中的各种防水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401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24831号公报
形成进气通道的通道壁的内表面在铅直方向上延伸,抽负压口在该内表面上开设于突出设置在进气通道中的凸部上,在这种防水结构中,利用凸部的升高面对流过内表面并流下的水滴进行引导,使该水滴不能到达抽负压口。但是,在进气通道中突出的凸部会使进气的气流产生紊流,从而使进气通道的通道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进气效率降低。
另外,在通道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凹部的防水结构中,与上述的凸部相比,能够抑制进气通道的通道阻力的增加,但需要以围绕抽负压口的方式在凹部内设置朝向凹部所形成的敞开口突出的凸部(例如阻挡板)以使水滴不进入抽负压口中。因此,凹部大型化,对进气装置中的抽负压口的配置产生较大制约,并且凹部的结构复杂化,进气装置的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所述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抑制水滴进入设在进气装置上的抽负压口的防水结构中,抑制由设在形成进气通道的通道壁上的凹部和凸部构成的该防水结构导致的进气通道的通道阻力增加,并且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实现所述凹部的小型化和结构的简单化,进而,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所述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由防水结构实现的防止水滴进入抽负压口的效果。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是下述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所述内燃机的进气装置通过在铅直方向上分别配置在上方和下方的上通道壁和下通道壁相互结合而形成进气通道,所述下通道壁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深处部中具有开口有凹面,该凹面上开设有用于使所述进气通道内产生负压的抽负压口,并且,在所述凹部的上部,在铅直方向上与所述上通道壁对置的位置处设有朝上方敞开的敞开口,所述上通道壁具有凸部,所述凸部朝向所述抽负压口向下方延伸,并且穿过所述敞开口突出至所述凹部内,所述凸部在所述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抽负压口和所述内表面之间。
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是下述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所述凹面具有在所述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凸部对置的深处面,所述抽负压口在所述深处面上开口,在所述深处面和所述凸部之间,在所述水平方向上设有空隙。
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是下述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所述凸部的下端部位于所述抽负压口的上方附近,并且形成为沿着所述抽负压口的上部轮廓延伸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流过上通道壁的内表面并朝向抽负压口流下的水滴,流过位于比抽负压口靠进气通道侧的凸部,从凸部的下端部落到下方,因此能够抑制水滴进入凹部内的位于比凸部靠深处部的位置的抽负压口中,从而能够防止由于从抽负压口进入的水滴的冻结而引起的负压抽取功能的降低。
由于凸部被收纳在凹部内并且不从内表面突出至进气通道中,因此抑制了由凹部和凸部构成的防水结构所导致的进气通道的通道阻力的增加,进气效率也相应地提高。
具有设有抽负压口以及上方敞开的敞开口的凹部的下通道壁和具有延伸至下方的凸部的上通道壁相互结合,并以凸部从该敞开口突出至凹部内的状态收纳所述凸部,从而形成防水结构,因此分别具有凹部和凸部的下通道壁和上通道壁是不同的部件,能够使凹部和凸部的各自的结构简单化,提高其成形性,并且能够削减进气装置的制造成本。
位于凹部内的凸部在凹部相对于下通道壁的内表面凹陷的方向也即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内表面和抽负压口之间,因此不需要利用该凸部包围抽负压口,能够使凹部小型化,抽负压口的配置的自由度变大,并且能够实现下通道壁的小型化、轻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1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增强能力的关联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