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1754.5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4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万年弘光;梅泽贤二;高桥大辅;梅田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04B37/12 | 分类号: | F04B37/12;F04B39/10;F04B39/00;F04C25/00;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把预先压缩的空气等流体进行升压(增压)并作为高 压的压缩流体贮存在罐中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工厂在工厂内设置提供压缩空气的配管,把该配管的输出接头 与各种气动机器连接来使用。在需要比工厂内配管提供的压缩空气高压的 压缩空气时,把配管的输出接头与压缩机连接,把由配管提供的预先压缩 的空气被压缩机进一步升压(增压)来进行使用。
该增压用压缩机大体包括:由电动机驱动而把空气等吸入进行再压缩 并输出该高压的压缩空气的压缩机本体和贮存由该压缩机本体输出的高压 缩空气的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51614号公报
但是,现有技术的增压用压缩机把压缩机本体直接与工厂配管连接。 在此,由于还有其他的多个气动机器与工厂配管连接,所以根据它们的使 用状况而压缩空气出现脉动。工厂配管内的压缩空气有时由于压力变化和 温度变化而产生冷凝水。
于是,在把增压用压缩机与工厂配管连接时,就必须在工厂配管与压 缩机本体之间设置吸入侧的罐,以防止所提供的压缩空气的脉动或可能排 出冷凝水。
但为了设置不同于压缩机的吸入侧的罐,就需要用于设置的空间,而 且用于设置罐、配管等的设备费用也高。把增压用压缩机在其他场所使用 时,还必须把吸入侧的罐与压缩机一起移动,因此,存在当布局改变等时 需要大量劳力和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开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压缩机,不必另外准备吸入侧的罐就能以少的空间进行简单的设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第一方面包括:第一罐,其与外部的压缩 流体供给源连接并流入来自该压缩流体供给源的低压压缩流体;压缩机本 体,其吸入来自该第一罐的低压压缩流体并进行压缩;第二罐,其贮存被 该压缩机本体压缩的高压压缩流体且具有把贮存的高压压缩流体向外部输 出的高压输出接头,其中,把所述第一罐、压缩机本体和第二罐作为一个 组装体而形成一体化的结构。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罐设置低压输出接头,该低压输出接头把贮存 在内部的低压压缩流体输出。
优选的是,在所述压缩流体供给源与第一罐之间设置第一流入压力控 制阀,该第一流入压力控制阀限制超过规定压力的压缩流体向所述第一罐 流入。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罐与压缩机本体之间设置第二流入压力控制阀, 该第二流入压力控制阀限制超过规定压力的压缩流体从所述第一罐向所述 压缩机本体流入。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罐设置溢流阀,该溢流阀当所述第一罐内部压 力超过设定的压力时把压缩流体向外部放出。
优选的是,在从所述外部的压缩流体供给源到所述压缩机本体的路径 上设置把压缩流体中的尘埃除去的过滤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罐和第二罐的结构为,罐筒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 行地排列且相对设置面水平配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罐和第二罐的结构为,罐筒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 行地排列且相对设置面垂直配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罐和第二罐也可以具有间隙而并列配置,所述压 缩机本体以其一部分被收容在所述间隙内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一罐与第二 罐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罐和第二罐分别设置把冷凝水向外部排出的排水 阀。
优选的是,设置把所述第一罐和第二罐连通的连通配管,在该连通配 管上设置允许压缩流体从所述第一罐向第二罐流通并阻止反方向流动的单 向阀。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罐与压缩机本体之间设置吸入切换阀,以切换 为以下的状态:在所述压缩机本体起动时使该压缩机本体吸入外部大气, 并且在所述第二罐内达到设定压力时使所述压缩机本体从所述第一罐吸入 压缩流体。
优选的是,为了把持该组装体,在把所述第一罐、压缩机本体和第二 罐一体化的所述一个组装体上设置把手,该把手位于罐筒体的长度方向两 端。
优选的是,把所述第一罐、压缩机本体和第二罐收容在壳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把压缩机向其他场所移动时能作为一个单 元容易地搬运,能以少的劳力、短的时间设置在小的设置空间。由此,能 把增压用压缩机设置在各种场所,能提供高压的压缩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17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翼后边缘等离子流控制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膨胀式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