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承渔线轮的抛饵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2477.X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1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阿布·S·B·阿马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9/00 | 分类号: | A01K89/00;A01K89/02;A01K9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马来西*** | 国省代码: | 马来西亚;M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渔线轮 控制 机构 | ||
1.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抛饵控制机构,其通过夹持卷线筒轴的 两端来对卷线筒进行制动,该卷线筒轴以可相对于渔线轮主体旋转的 方式支承在其上,
所述抛饵控制机构包括:
摩擦板,其被设置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并与所述卷线筒轴的一 端相接触;
螺栓部件,其与所述渔线轮主体螺纹连接,用于将所述摩擦板朝 所述卷线筒轴的所述一端推压;
操作钮部件,其以可与所述螺栓部件一体旋转并相对于所述螺栓 部件沿轴向移动的方式与之相卡合;
防脱部件,其用于防止所述操作钮部件从所述渔线轮主体脱落,
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钮部件包括:第一操作钮部,其与所述螺栓部件相卡合 并呈有底的筒状;第二操作钮部,其被固定在所述第一操作钮部上, 并与所述第一操作钮部一起在操作按钮部件内部形成有空间,
所述防脱部件以所述操作钮部件可以旋转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空 间内,并以不可沿卷线筒轴的轴向移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渔线轮主体 上,由此,防止所述第二操作钮部沿所述卷线筒轴的轴向从所述渔线 轮主体脱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抛饵控制机构,其特征 在于,
所述第二操作钮部以与所述第一操作钮部的内周面螺纹连接的 方式固定在其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抛饵控制机构,其 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部件与所述渔线轮主体螺纹连接,由此所述防脱部件被 以不可沿卷线筒轴的轴向移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抛饵控制机构,其特征 在于,
所述螺栓部件为外周面具有第一外螺纹部的螺栓部件,
所述渔线轮主体具有第一内螺纹部和第二外螺纹部,所述第一内 螺纹部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外螺纹部在所述第一 内螺纹部的外周侧形成,
所述防脱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部螺纹连接的第二内螺纹 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抛饵控制机构,其特征 在于,
所述第二外螺纹部和第二内螺纹部为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则紧固 的左旋螺纹。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抛饵控制机构,其 特征在于,
所述渔线轮主体包括:框架,其以所述卷线筒轴可相对于其旋转 的方式对所述卷线筒轴进行支承;卷线筒取出部,其以可相对于所述 框架进行拆装的方式安装在其上,
所述螺栓部件与所述卷线筒取出部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抛饵控制机构,其特征 在于,
所述渔线轮主体包括:框架,其以所述卷线筒轴可相对于其旋转 的方式对所述卷线筒轴进行支承;卷线筒取出部,其以可相对于所述 框架进行拆装的方式安装在其上,
所述螺栓部件与所述卷线筒取出部螺纹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抛饵控制机构,其 特征在于,
所述渔线轮主体包括:框架,其以所述卷线筒轴可相对于其旋转 的方式对所述卷线筒轴进行支承;卷线筒取出部,其以可相对于所述 框架进行拆装的方式安装在其上,
所述螺栓部件与所述卷线筒取出部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24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
- 下一篇:大功率电塑性加工用脉冲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