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对称催化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2965.0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戚明珠;徐海鹏;王宝林;吕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1/24 | 分类号: | B01J31/24;C07F9/6571;C07B53/00;C07B31/00;C07C217/08;C07C2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夏新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对称 催化 反应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它是由一种手性配体与铱金属前体原位形成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配体的结构如以下式I或式II:
其中,
R为H、C1~C40的脂肪基团、C7~C60的芳香基团与脂肪基的组合基团或C6~C60的芳香基团;
Ar为C6~C60的芳香基团:
X为选自以下结构之一的基团:
其中,R1、R2为H、Me或Ph;R3为烷基或烷氧基;R4为H、烷基或烷氧基;R5、R6为H、烷基、烷氧基或三烷基硅基;R7、R8为烷基或烷氧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为H、C1~C40的烷基或C7~C60的苄基。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手性配体
1.1)从手性1,2,3,4-四氢-1-萘胺出发,通过伯胺的直接邻位金属化和膦酰化,合成膦-伯胺关键中间体(S)-THNANH2或(R)-THNANH2,反应简式如下:
其中,Ar取C6~C60的芳香基团;
1.2)通过酰化和还原步骤1.1)得到的中间体,合成单烷基取代的膦-仲胺中间体(S)-THNANHR或(R)-THNANHR,反应简式如下;
其中,R和R’基团为H、C1~C40的脂肪基团、C7~C60的芳香基团与脂肪基的组合基团或C6~C60的芳香基团;
1.3)将所述步骤1.1)得到的膦-伯胺关键中间体或步骤1.2)得到的膦-仲胺中间体分别与结构如下式III的亚磷酸酯氯化物缩合,得到具有不同手性中心的所述手性配体I或II;
其中,X为选自以下结构之一的基团:
本步骤的反应简式如下:
其中,R基团为H、C1~C40的脂肪基团、C7~C60的芳香基团与脂肪基的组合基团或C6~C60的芳香基团;
2)合成所述不对称反应的催化剂
将步骤1)合成的手性配体与铱金属盐在溶剂中按照1~10∶1的摩尔比混合,得到所述手性配体的铱金属配合物,即所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催化剂;所述溶剂为非质子性溶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在不对称-C=N-双键的催化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称氢化反应的催化过程中,反应底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1000,000∶1。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不对称氢化反应的催化是在添加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所述添加剂为能够提供活泼质子的任意有机或无机化合物;所述添加剂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1~1000∶1。
7.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对称-C=N-双键的催化氢化反应为:
1)N-烷基或N-芳基亚胺的催化不对称氢化;
2)N-酰基腙、磺酰亚胺或膦酰亚胺的催化不对称氢化;或者
3)芳香或非芳香氮杂环的催化不对称氢化。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1)所述的N-烷基或N-芳基亚胺的催化不对称氢化为结构如下式IV的精甲乙苯亚胺的不对称氢化。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在手性除草剂金都尔的制备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所述催化剂催化结构如式IV的精甲乙苯亚胺,得到手性氢化产物,再将该手性氢化产物作为原料制备手性除草剂金都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29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