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射频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3226.3 | 申请日: | 200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洪;霍育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识别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识别领域及网络通信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射频识别系 统的控制方法及射频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基本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是由RFID 标签(Tag)、RFID阅读器(Reader)、RFID中间件、RFID阅读器管理系 统及RFID应用系统几部分组成。在RFID应用系统中需要控制多种外部设备, 例如LED显示屏,门禁控制器,并且需要连接多个LED显示屏和多个门禁 控制器,这些外部设备需要使用设备厂商本身提供的驱动才能正常使用。并 且这些外部设备需要通过串口连接才能使用,而应用服务器的串口数量肯定 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并且由于RFID应用系统都是分布式的,LED显示屏和 门禁控制器会分布到不同的楼层,如果都将串口线连接到中心机房的RFID 应用系统服务器上显然是不现实的。从应用场景来看RFID应用系统中对于 每一个外部设备使用场所附近都会有对应的RFID阅读器存在,因此可以将 外部设备与RFID阅读器进行绑定。
但是,在RFID应用系统中会采购不同厂家的外部设备,每个厂家的外 部设备驱动程序又不尽相同,因此如果把这些驱动程序放到与每个外部设备 绑定的RFID阅读器上又是不现实的并且对RFID阅读器的处理能力会有很大 的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需要一种在射频识别系统中进行控制的技术方案来解决 RFID系统中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上串口不足,导致射频识别应用系统中无 法连接更多外部设备和射频识别应用系统分布性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射频 识别系统,解决RFID应用系统中串口不足,屏蔽不同外部设备驱动各不相 同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RFID应用系统的分布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将生成的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通过虚拟串 口模块发送给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
射频识别阅读器通过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将接收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到与 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并将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应用系统 服务器,完成所述控制命令的过程。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方法还可包括,所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将生 成的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通过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给对应的射频识别 阅读器,分为以下步骤,
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外部设备驱动模块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 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
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对接收的所述控制命令信息进行封装,并通过网络通 信的形式发送给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方法还可包括,所述射频识别阅读器通过虚拟串口 代理模块将接收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并将外部设备 返回的响应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完成所述控制命令的过程, 分为以下步骤,
所述射频识别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将接收的封装后的所述控制命 令信息进行解析,并通过射频识别阅读器上的串口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 备;
所述外部设备接收到射频识别阅读器发送的控制命令信息后,根据该控 制命令信息产生相应的动作,并通过串口给射频识别阅读器返回响应信息;
所述射频识别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读取串口获取到外部设备返回 的响应信息,并对其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响应信息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发 送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
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将接收到的响应信息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向应信 息发送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外部设备驱动模块;
所述外部设备驱动模块接收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发 送的解析后的外部设备的响应信息,完成所述控制命令的过程。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方法还可包括,所述外部设备驱动模块生成外部设 备的控制命令信息是通过相关的命令函数,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包括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外 部设备、射频识别阅读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3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可拆分工具的腰带扣
- 下一篇:带灯光设备的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