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3508.3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0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慧;侯斌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6 | 分类号: | H01R24/06;H01R13/42;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具有表面黏着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型态以及穿孔(Through Hole,T/H)型态,两型态插座连接器可适用同一套端子模具,制造商无须分别开发二种模具,藉此可减少制造成本。
背景技术
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器是目前常用的连接器型态之一,凡是计算机外设配备均具有USB连接器以供作数据传输。目前由USB执行者论坛组织(USB Implementer Forum Inc.,USB-IF)所制定的USB2.0规格已遍布于各种电子产品多时,USB-IF也着手制定具有更高传输速度的USB3.0规格。
请参照图1与图2所示,目前USB-IF对参与USB 3.0规格制定的厂商所暂时释出的T/H型USB 3.0连接器主要包括有一绝缘本体90、多个端子1a-9a以及一金属外壳(图中未示)。其中端子1a-9a贯穿设置在绝缘本体上90,外壳则遮蔽端子1a-9a与本体90。
该等端子1a-9a是为T/H类型端子,呈现前后错位的排列方式,如第二图所示。端子1a-9a下方末端为焊接段,呈纵长状,可分别贯穿一对应电路板的相对应穿孔上以供进一步进行焊接程序。各端子1a-9a的定义分别如下表:
请进一步参照图3以及图4所示,所示者为一SMT型USB 3.0连接器,其中所有端子1a-9a末端的焊接段排列为一直线,而其中两端子1a-4a的下端呈现Z型转折状以便能让焊接段顺利排列呈一直线。此外各端子(1a-9a)的定义与前述T/H型连接器的端子定义相同,如上表1所示。
由到图1到图4以及表1可知,电源端子1a是介于一对讯号传送端子9a、8a之间,会对于该对讯号传送端子9a、8a造成讯号干扰,导致讯号传送端子9a、8a无法稳定传送讯号,极可能造成讯号传送失败或是讯息传输不完整等问题。同样的,介于一对讯号接收端子6a、5a之间的接地端子4a同样会对讯号接收作业造成干扰,导致讯号接收失败。
此外,SMT型连接器中端子1a、4a的Z型转折段由于形状复杂,必须是以特定端子模具直接成型,而不是通过弯折程序制造,因此,而无法由T/H型端子直接弯形成。是以,SMT型连接器和T/H连接器在组装上分别使用两套不同的端子模具来制造端子,如此则提高了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连接器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连接器,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连接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有鉴于目前SMT与T/H型的USB连接器皆有讯号传送与接收的干扰问题,且SMT与T/H型USB连接器的端子必须以两种不同模具制造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改良其不足与缺失,进而发明出一种插座连接器。
本发明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可避免讯号干扰问题
本发明第二目的是令插座连接器的SMT型态与T/H型态可适用同一套端子模具,制造商无须分别开发二种模具,藉此可减少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插座连接器,用于安装于一电路板上,该电路板具有前端、后端、左侧、右侧、顶面及底面,电路板形成有贯穿顶、底面的第一列和第二列穿孔,第一列穿孔靠近电路板前端,而第二列穿孔则靠近电路板后端,第一列穿孔与第二列穿孔相互错位,第一列穿孔左侧到右侧分别被编为第9、2、3及5号,而第二列穿孔则由左侧到右侧被分别编为第1、8、7、6及4号,且9号穿孔与介于1号与8号穿孔之间,5号穿孔介于4号与6号穿孔之间,该插座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
第一到第九端子,设置在绝缘本体上,分别穿设电路板的第1-9号穿孔,各端子分别具有一固定段、一电性接触段以及一焊接段,各端子的电性接触段与焊接段分别自固定段突伸出,该些焊接段分别贯穿第1-9号穿孔,其中,第一端子定义为电源端子,第四端子定义为接地端子;以及
外壳,包覆绝缘本体且遮蔽第一到第九端子的电性接触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35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