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弧焊接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3827.4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7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西坂太志;井手章博;惠良哲生;水取裕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亨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焊接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根据起动信号的顺序控制依次切换初始电流、焊接电流 及弧坑(crater)电流来进行通电的弧坑模式或反复弧坑模式下,可简化上 述顺序控制的电弧焊接电源。
背景技术
在非熔化电极/熔化电极的电弧焊接电源中,一般设有被称为弧坑模式 和反复弧坑模式的电流控制模式。以下,对这些模式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弧坑模式的时序图。该图(A)表示来自外部的起动信号 On,该图(B)表示输出电流Io。焊接操作者用手动操作焊枪时,上述起 动信号On与焊枪开关接通/断开对应。另外,将焊枪搭载在自动台车等来 进行焊接的自动设备焊接的情况下,上述起动信号On为来自可编程逻辑 控制器(以下,称为Plc)的顺序控制信号。以下,参照该图进行说明。
在时刻t1,如该图(A)所示,起动信号On为接通(ON)(高电平) 时,如该图(B)所示,通电预定的初始电流Is。在时刻t2,如该图(A) 所示,起动信号On为断开(OFF(低电平)时,如该图(B)所示,通电 预定的焊接电流Iw。在时刻t3,如该图(A)所示,起动信号On再次接 通(高电平)时,如该图(B)所示,使预定的弧坑电流Ic通电。在时刻 t4,如该图(A)所示,起动信号On为断开(低电平)时,如该图(B) 所示,停止输出电流Io的通电,结束焊接。
如该图所示,第1次的起动信号On的接通期间(时刻t1~t2的期间) 为通电初始电流Is的初始期间Ts。另外,起动信号On的断开期间(时刻 t2~t3期间)为通电焊接电流Iw的焊接期间Tw。进而,第2次的起动信 号On的接通期间(时刻t3~t4的期间)为通电弧坑电流Ic的弧坑期间Tc。 因此,为了用自动设备焊接进行弧坑模式的焊接,将焊接电源设定为弧坑 模式后,需要由Plc等控制设备生成如该图(A)所示的起动信号On。
图7是表示反复弧坑模式的时序图。该图(A)表示起动信号On,该 图(B)表示输出电流Io。以下,参照该图进行进行说明。
在时刻t1,如该图(A)所示,起动信号On为接通(高电平)时, 如该图(B)所示,通电预定的初始电流Is。在时刻t2,如该图(A)所 示,起动信号On为断开(低电平)时,如该图(B)所示,通电预定的 焊接电流Iw。在时刻t3,如该图(A)所示,起动信号On为接通(高电 平)时,如该图(B)所示,通电预定的弧坑电流Ic。在时刻t4,如该图 (A)所示,起动信号On为断开(低电平)时,如该图(B)所示,再次 通电焊接电流Iw。在时刻t5,如该图(A)所示,起动信号On为接通(高 电平)时,如该图(B)所示,再次通电弧坑电流Ic。在时刻t6,如该图 (A)所示,起动信号On为断开(低电平)时,如该图(B)所示,再次 通电焊接电流Iw。在时刻t7,如该图(A)所示,起动信号On在规定期 间内两次接通/断开(双击)时,如该图(B)所示,停止输出电流Io的通 电,结束焊接。
如该图所示,第1次的起动信号On的接通期间(时刻t1~t2的期间) 为初始期间Ts。另外,第1次的起动信号On的断开期间(时刻t2~t3的 期间)为焊接期间Tw。接着,第2次的起动信号On的接通期间(时刻t3~ t4期间)为弧坑期间Tc。第2次的起动信号On的断开期间(时刻t4~t5 期间)为反复时焊接期间Tw。第3次的起动信号On的接通期间(时刻t5~ t6期间)为反复时的弧坑期间Tc。第3次的起动信号On的断开期间(时 刻t6~t7期间)为反复时的焊接期间Tw。
上述的反复弧坑模式,多在焊接终端部的弧坑部的大小大的情况下等 使用。这是由于在弧坑部大的情况下,图6中所述的弧坑模式,通电1次 的弧坑电流Ic,不能实现良好的弧坑处理的缘故。作为反复弧坑模式中的 焊接终了方法,除了该图所示双击以外,还存在以下方法。一般的,在手 动进行TIG焊接的情况下,在时刻t3以后的期望的时刻,将焊枪向上方 抬起,强制的产生断弧来结束焊接的方法。另外,还存在以下方法:在时 刻t3以后的反复时,在起动信号On为短时间接通时使反复重复,在起动 信号On为规定期间以上长时间接通时结束焊接。
如上所述,在反复弧坑模式下,需要由Plc等控制设备生成如该图(A) 所示的复杂的起动信号On。作为上述的现有技术,可以参照专利文献1, 2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183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062667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亨,未经株式会社大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38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