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盘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4356.9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4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宏;张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47/00 | 分类号: | F16B47/00;F16M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吸盘结构及具有吸盘结构的装置架,特别是指一种可供实质上紧密吸附在一物体上的吸盘结构及具有吸盘结构的装置架。
背景技术
吸盘已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便利工具,举凡电子装置、玩具、饰品或文具等,都有与吸盘相关的应用。
举例而言,近来流行的电子装置如卫星导航系统常与吸盘结合,使用时吸附在交通工具内的挡风玻璃或门窗上,但常因吸附力不佳而落下,使用者得时常将吸盘贴回去,让使用者分心而容易造成行驶中的危险。
在先前技术中,对吸盘的改良均注重在加强吸盘吸附时排除吸盘内的空气,以增加吸盘的内外压力差来增加吸附力,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329692、M331467号等,都是公开一种借外加装置增加吸盘的内外压力差来增加吸附力的技术。
然而,吸附效果不佳的主因亦与所吸附的表面有极大的关系,若表面不平整,将造成空气进入吸盘内,而使吸盘吸附力下降造成脱落,尤其是自交通工具内使用吸盘时,若挡风玻璃或门窗具粗糙度,加上行驶时的震动,吸盘很容易就脱落了。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吸盘结构可供实质上紧密吸附在一物体上,以改善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实质上紧密吸附在物体上的吸盘结构。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吸盘结构,可供实质上紧密吸附在物体上,吸盘结构包括吸盘及胶体。其中胶体包括第一面与第二面,其中第一面与吸盘连结,且胶体具有自粘性。借由胶体本身具有一变形量及自粘性,吸盘结构可紧密吸附在物体的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吸盘结构的吸盘包括凸部,凸部与胶体间界定出一沟槽,沟槽包括粘性胶液,可使凸部与胶体紧密结合。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吸盘结构的装置架,可供实质上紧密吸附在一物体的表面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吸盘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吸盘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吸盘结构的吸盘与胶体的连结示意图。
图4A为传统的吸盘结构吸附于具粗糙度表面上的侧面剖视图。
图4B为本发明的吸盘结构吸附于具粗糙度表面上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具有吸盘结构的装置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的具有吸盘结构的装置架的一个实施例与一电子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的具有吸盘结构的装置架的一个实施例与一电子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吸盘结构1
吸盘10
胶体20
第一面21
第二面22
凸部24
沟槽25
粘性胶液26
排气部40
盖部41
孔洞411
受力部42
施力部43
扣环43a
装置架50
装置架本体51
传统吸盘结构6
具粗糙度表面70
缝隙71
电子装置80a、80b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优选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4B关于本发明的吸盘结构的一个实施例。
请先参考图1关于本发明的吸盘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本发明的吸盘结构包括吸盘10及胶体20。其中胶体20包括第一面21与第二面22,其中第一面21与吸盘10连结,第二面22为与具粗糙度表面接触以进行吸附,且胶体20具有自粘性。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吸盘10及胶体20的第一面21的连结方式为使用点胶的方式在吸盘10的一侧均匀涂抹形成一个圆圈,做出一圆型片状的胶体20,予以贴合在吸盘10的一侧(请参考图1),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胶体20为硅胶;且在本发明的一更佳实施例中,胶体20为白金加成型硅胶或两液缩合型硅胶,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其中白金加成型硅胶或两液缩合型硅胶具有自粘性,若在使用时沾粘到杂质或灰尘而使粘性下降时,用清水冲洗即可恢复原有粘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胶体20的形状可为中空的圆形(如图1所示),或可为实心的圆形(图未示),或可为非圆形的形状,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43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动体保持链单元
- 下一篇:间隙可调式水环真空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