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固态发酵与产物气提热泵耦合分离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4423.7 | 申请日: | 200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章;丁文勇;代树华;李军;王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7/10 | 分类号: | C12P7/10;C12P7/36;C12P7/16;C12M1/38;C12M1/00;C12R1/865;C12R1/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固态 发酵 产物 气提热泵 耦合 分离 方法 设备 | ||
1.一种连续固态发酵与产物气提热泵耦合分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 步骤:
1)进料阶段:粉碎固态物料经过三级螺旋输送器连续进料;
2)发酵阶段:发酵料在发酵塔内进行循环气提固态发酵;
3)气提热泵耦合分离阶段:循环载气带出发酵产物后经过热泵,发酵产 物在热泵蒸发器中冷凝回收;
4)出料阶段:发酵渣经过一级螺旋输送器连续出料;
5)尾气吸附阶段:发酵产生的多余气体经过活性炭吸附装置排出,夹带 的发酵产物被吸附,再通过解吸附回收;
其中所述步骤1)的三级螺旋输送器中,第一级螺旋输送器(2)在物料输 送的同时起到密封作用,第二级螺旋输送器(3)在物料输送的同时耦合了接种 发酵菌液、补加营养盐、调整pH过程,并将接种、补加营养盐、调整pH后的 物料混合均匀,第三级螺旋输送器(4)将物料送入塔内,由布料器(5)将料均 匀、松散的散入塔内,物料在第二级螺旋输送器(3)的传输过程属于预发酵或 预水解过程。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固态发酵与产物气提热泵耦合分离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固态物料在发酵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由上向下运动,同 时受由下向上运动的载气曳力的作用,处于膨胀或半膨胀向下移动的状态,移动 过程中物料在发酵塔(6)内经过三个阶段,发酵前期,主发酵期和后发酵期, 最后物料到达塔底。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固态发酵与产物气提热泵耦合分离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气提和热泵分离耦合进行,循环载气在发酵塔底经出料 器(7)进入发酵塔(6)内,与固态发酵料接触,将发酵产物从固态发酵料中带 入气相,再进入热泵蒸发器(13)后降温,发酵产物被冷凝收集,不凝性载气经 过热泵冷凝器(14)加热后又回到发酵塔底,开始再次循环。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固态发酵与产物气提热泵耦合分离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气提热泵耦合分离过程,在发酵产物被气提并冷凝收集 的过程中,发酵产生的热量也被回收用于发酵产物的气提,发酵、气提和热泵构 成了热量闭合循环体系。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固态发酵与产物气提热泵耦合分离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出料螺旋输送器(8)在出料同时还起到密封作用,物 料通过出料器(7)进入出料螺旋输送器(8),出料器(7)同时起到搅拌物料及 气体分布器的作用。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固态发酵与产物气提热泵耦合分离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尾气吸附在系统内气相压力达到表压200kPa时开始, 降到表压50kPa时结束。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固态发酵与产物气提热泵耦合分离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三级螺旋输送器与所述步骤4的出料螺旋输送器的送料 速度相同,维持塔内物料量恒定。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固态发酵与产物气提热泵耦合分离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级螺旋输送器和发酵塔(6)的温度通过水浴循环夹套控制。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固态发酵与产物气提热泵耦合分离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气为氮气或二氧化碳。
10.一种连续固态发酵与产物气提热泵耦合分离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仓(1),四级螺旋输送器(2,3,4,8),种子罐(9),营养盐罐(10),布 料器(5),发酵塔(6),出料器(7),风机(12),热泵蒸发器(13),热泵冷凝 器(14),热泵压缩机(22),节流阀(23),加湿器(15),活性炭吸附器(17), 止回阀(19),流量计(21),电磁阀(16);
所述第一级螺旋输送器(2)将进料仓(1)的粉碎物料送入第二级螺旋输送器 (3);
所述第二级螺旋输送器(3)的入口处进行接种、补加营养盐、调整pH;
所述第三级螺旋输送器(4)的出口位于布料器(5)上方;
所述出料器(7)和第四级螺旋输送器(8)入口相通,由出料器(7)带动物 料进入第四级螺旋输送器(8);
所述风机(12)入口与发酵塔(6)顶部相连,出口与热泵蒸发器(13)相连;
所述流量计(21)一端与热泵冷凝器(14)相连,一端与发酵塔(6)底部相 连;
所述布料器(5)、出料器(7)上都均匀开有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44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