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先导式高压截止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4509.X | 申请日: | 200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4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龙万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6 | 分类号: | F16K1/36;F16K27/02;F16K31/44;A62C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6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先导 高压 截止阀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动截止阀在大流量、高压力、快速启闭的流体传动场合机械结构设计。应用本结构的截止阀可以达到结构体积小,重量轻,操纵省力,流量线性好的特点。适用于液压、气压、水压传动领域,尤其适用于消防水枪、喷雾枪的截止阀。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高压大流量场合的手动截止阀大部分采用直动阀结构,开启时因为存在较大的压差背压,操作力大,流量控制稳定性差。少部分应用先导式结构,采用先导阀和主阀分立,结构复杂繁琐,体积重量大,操作不方便。在应用于手持式消防水枪和喷雾枪时,由于结构复杂,体积重量太大,操作不顺畅等缺陷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直动式截止阀和现有先导式截止阀由于结构复杂,手动操纵强度大,体积重量大不易推广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本结构通过先导阀和主阀的合理巧妙组合,既节省大量零部件,又保证了动作简单,流量线性好的特点。在应用于手持式消防水枪、喷雾枪时,因其体积小,重量轻,操纵力小,流量控制方便,得到较好的适用。
本发明采用的新结构型式技术方案是:在主阀芯内部套装先导阀芯,主阀和先导阀使用同一根回位弹簧。回位弹簧通过弹簧座I、导套、档环给先导阀芯迫紧压力,同时通过先导阀芯把力传递到主阀芯,给主阀芯提供迫紧压力。在实施开启动作时,操纵力作用于先导阀芯上,先期通过档环、导套和弹簧座I克服弹簧力,得到先导阀的阀口位移,产生先导阀开启量,建立一定的二次压力。此时,由于流体一次压力尚大于先导阀开启所建立的二次压力,主阀芯虽然脱离了先导阀芯的迫紧,还是会因一二次压力的压差不会产生位移,不产生开启。随着先导阀芯开启度的增加,流体的二次压力逐渐增大,一二次压力的压差减少。先导阀开启位移到达一定的行程后,操纵力通过先导阀芯、档环、导套作用于固定在主阀芯内孔的弹簧档圈上,开始带动主阀芯作开启位移,由于此时流体一二次压差已经很小,操纵力只要大部分克服弹簧力即可开启主阀芯,这样就可以做到即使较大压力流量情况下,开启主阀也无需克服一二次压力压差形成的巨大背压,达到开启省力的目的。加上先导阀口尺寸、先导阀芯位移行程以及主阀阀口设计得当,就能实现先导阀口和主阀开口过流面积过渡顺畅,保证流量的线性性能。从此可以看出,该新型结构采用部件少,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同比较轻,操纵力小且顺畅,适合于手持操纵的截止阀场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精巧,体积小,重量轻,操纵力小,流量线性好,在手持式移动式大流量高压的手动流体截止控制中,比如消防水枪、消防喷雾枪上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结构原理图
图中1-主阀芯 2-阀体 3-先导阀芯 4-档环 5-导套 6-弹簧档圈 7-弹簧座
8-回位弹簧 9-弹簧座
图2消防喷雾枪阀体构造图
图中1-主阀芯 2-阀体 3-先导阀芯 4-档环 5-导套 6-弹簧档圈 7-弹簧座
8-回位弹簧 9-弹簧座 10-出水管 11-13-14-15-17-密封圈 12-出口接头 16-进水管
18-后螺堵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主阀芯1中间陶空,其中装入先导阀芯3,形成先导阀开口A,同时装有档环4、导套5和弹簧档圈6进行过渡和配合。弹簧座I 7伸入到主阀芯1和导套5接触,通过档环4把回位弹簧8的弹簧力作用于先导阀芯3,先导阀芯3压紧于主阀芯1。这些部件装于阀体2内,主阀芯1和阀体2形成主阀开口B。导套5和弹簧档圈6的间距δ,即为先导阀的开启行程。作用于先导阀芯后端的外力即为该阀的开启操纵力F。P1为阀进口处的流体一次压力,P2为阀出口处流体二次压力。
在图2中,该发明先导式截止阀典型应用于消防喷雾枪中,该款喷雾枪体积小,重量轻,操纵省力顺畅,流量线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龙万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龙万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45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