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选择网关方法、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4655.2 | 申请日: | 2008-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1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进怡;郭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Q7/38;H04Q7/22;H04L12/5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 网关 方法 连接 建立 相关 装置 通信 系统 | ||
1、一种选择网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分组数据网连接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连接请求包含用户设备请求的分组数据网类型;
获取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所支持的分组数据网类型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请求的分组数据网类型和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所支持的分组数据网类型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分组数据网络网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网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所支持的分组数据网类型信息的步骤具体为:
从自身保存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所支持的分组数据网类型信息中,或,从自身保存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针对接入点名称所支持的分组数据网类型信息中,获取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所支持的分组数据网类型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网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所支持的分组数据网类型信息的步骤具体为:
向网络实体查询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所支持的分组数据网类型信息,所述网络实体包含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所支持的分组数据网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选择网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设备请求的分组数据网类型和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所支持的分组数据网类型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请求的分组数据网类型和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所支持的分组数据网类型信息确定选择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范围;
根据所述范围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分组数据网络网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选择网关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根据所述用户设备请求的分组数据网类型和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所支持的分组数据网类型信息不能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时,选择缺省设置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
6、一种选择网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分组数据网连接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连接请求包含用户设备请求的分组数据网类型;
获取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所支持的分组数据网类型信息;
当根据所述用户设备请求的分组数据网类型和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所支持的分组数据网类型信息不能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时,向所述用户设备返回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含原因说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择网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为拒绝消息,所述原因说明与拒绝选择用户设备请求的分组数据网类型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择网关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用户设备返回响应消息前还包括:
修改所述用户设备请求的分组数据网类型;
根据修改后的分组数据网类型确定分组数据网络网关;
所述原因说明与所述根据修改后的分组数据网类型确定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对应。
9、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分组数据网连接建立请求,所述请求包含与已有分组数据网连接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从保存的已有分组数据网连接对应的上下文中获取平行分组数据网连接建立需要的信息;
根据所述平行分组数据网连接建立需要的信息建立平行分组数据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平行分组数据网连接建立需要的信息建立平行分组数据网连接的步骤具体为:
向网关发送创建缺省承载请求,所述创建缺省承载请求包含所述关联关系,所述网关为根据所述需要的信息选择已有分组数据网连接的网关;
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创建缺省承载响应,所述创建缺省承载响应由所述网关根据所述关联关系获取与创建缺省承载对应的信息后发送;
向演进的基站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所述承载建立请求包含所述关联关系;
接收演进的基站发送的承载建立响应,所述承载建立响应由所述演进的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后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的所述与已有分组数据网连接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关联的缺省承载标识、关联的承载标识和关联的处理标识中的任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46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风四通道遥控共轴双桨模型直升机
- 下一篇:防虫电磁炉